140.三切分-《我是導(dǎo)演,我不比爛》
第(1/3)頁
“許鑫,這位是李平東老師,攝影界的大師喔~”
當(dāng)看到了三輛車,十來個睡眼惺忪的人下車后,迎上去的周杰侖第一時間找到了一個灰白了胡子,滿頭波浪卷長發(fā),皮膚黝黑強壯, 歲數(shù)大概在五十歲左右的男人介紹道。
許鑫頗為意外的挑起了眉毛。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王佳衛(wèi)導(dǎo)演的《花樣年華》……好像就是這位執(zhí)導(dǎo)的吧?
回憶著當(dāng)時那種內(nèi)斂而沉靜,自帶一股歲月沉淀味道的鏡頭,許鑫趕緊和對方握了下手。
還是用雙手,擺明了晚輩的姿態(tài):
“李老師您好,我是許鑫, 請您多多指教。”
李平東倒挺客氣的,笑呵呵的點點頭:
“導(dǎo)演好~”
“別別別,您喊我小許就行。這稱呼在您面前我可當(dāng)不起。”
許鑫愈發(fā)謙虛,可李平東卻同樣的態(tài)度:
“這是規(guī)矩啦,導(dǎo)演就是導(dǎo)演,肯定不能喊小許喔~許導(dǎo)和許老師你選一個啦。”
“呃……哈哈哈~”
聽著他那帶著幾分俏皮的話語,許鑫笑出了聲,但還是堅持說道:
“我選您喊我小許。”
“那就許導(dǎo)啦~哈哈~”
“哈哈~”
倆人這才終于放開了手,接著周杰侖才開始介紹其他人。
“這是阿郎的扮演者黃俊朗,《夜的第七章》、《以父之名》的詞都是他譜的喔~阿寶的扮演者彈頭,南拳媽媽組合的一員,誒,你們倆, 這是許鑫, 我之前有和你們說過喔, 都是好朋友, 超好的~”
在許鑫眼里, 這倆哥們長的其實還挺有特色的。
而考慮到阿郎和阿寶的定位, 他估摸著周杰侖應(yīng)該就是以他們倆為原型設(shè)定的。
于是笑著和他們握了下手。
大家還第一次見面,還不算熟,但有周杰侖在這邊, 總是有一些客氣才是。
接著,和團隊里包括藝術(shù)指導(dǎo)等人都認識了一下后,一旁的李平東便說道:
“昨天杰侖說讓帶攝影機過來,是要試拍幾個畫面嗎?要架軌道么?我們都有帶喔。“
對于這位,許鑫自然是客氣一些的。
看了看天色,又看了一眼李平東旁邊的箱子。
箱子已經(jīng)打開了,里面是一臺阿萊-D20。
張一謀的片場使用的也是這個。
許鑫也同樣很喜歡這部相機拍攝的電影質(zhì)感。
于是點點頭,一指旁邊的沙灘:
“有一段沙灘戲,那李老師我們就在那段人行道架設(shè)一下滑軌鏡頭吧,如何?這會兒天色正好,人也少,咱們試拍一個鏡頭后就去下一個,主要看一下質(zhì)感。”
“沒問題。”
李平東答應(yīng)了一聲:
“喂,架軌道啦。”
隨著他的話語,包括黃俊朗和彈頭在內(nèi),所有人都開始從后備箱里拿滑軌。
而許鑫則帶著周杰侖和一旁的楊蜜往沙灘的方向走。
到了沙灘的跑步道前,他瞇著眼看了一眼東邊初升的陽光, 對后面的李平東指了指自己腳下,意思是從這邊開始鋪, 接著便繼續(xù)帶著周杰侖和楊蜜往前走。
走了大概一二十步的距離,便停了下來。
抬頭看了看……
三人旁邊是一排樹。
許鑫剛好站在了樹的陰影下。
陰影稀疏。
他透過陰影,看了一下前方那已經(jīng)開始起浪的海水沙灘,想了想,說道:
“伱倆……去這。”
指著自己前面三四米遠的地方。
二人趕緊聽話的站了過去。
許鑫又看了看遠處的沙灘,原地轉(zhuǎn)了幾個身,似乎在找角度,接著說道:
“來往這邊走,步伐慢一些,就像是情侶在散步一樣,來。”
他始終歪斜著身子,找一個固定的角度后,沖二人喊話。
楊蜜直接摘了墨鏡,和周杰侖一起剛走了兩步,許鑫就說道:
“再慢一些。散步,你倆現(xiàn)在就是葉湘?zhèn)惡吐沸∮辏f笑,散步。“
聽到這話,楊蜜主動再次放慢了步伐節(jié)奏,周杰侖也適應(yīng)了楊蜜的步伐后,倆人一步一步往樹林陰影處走,而許鑫也跟著他們的步伐,一步一步開始后退。
很快,倆人進入到了樹蔭的范圍。
在清晨的熹微中,那些泛著絲絲紅意的光影從二人腳下,一點點的蔓延至頭頂。
樹蔭的斑駁,迅速略過。
走出了樹蔭范圍后,許鑫停下了腳步,倆人也停下了腳步。
“李老師,就是這段。”
許鑫似乎找到了鏡頭支撐點,對親自推著小推車的李平東喊了一聲后,又對倆人揮了揮手:
“你倆退回原位等著。”
聽到這話,二人默默的回到了之前的來路上。
而許鑫則直接走到了開始架設(shè)機位的李平東身邊:
“李老師,那座山……”
他指向了遠處。
李平東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發(fā)現(xiàn)是海灣盡頭的那座有著白色建筑的山后,點點頭:
“嗯。”
“一會兒,這倆人的位置要在畫面的左側(cè),右半部分給那座山。然后我要您跟著二人的腳步開始往后走的時候,鏡頭一點點一動。我會安排他們的步伐,您看到了這片樹蔭影子了吧?”
隨著他指的地方,李平東再次點頭:
“嗯。”
“您看,這個角度。”
許鑫往后退了一步。
“鏡頭開始,三分之二的山,三分之一的二人與后面的海。”
他雙手在自己面前做出了一個方框,開始緩慢左移:
“走走走,三分之二的山開始切入,到三分之一的山,三分之一的海,三分之一的人這么進,就要找他們的步子來。而等邁入到陰影的前一步時,畫面里的人變成三分之二切分,在女孩進入陰影時,我要她剛好切在二分之一的中線上。光影要剛剛好,能在攝影機里看到從她的腰這里,一點點的上移,上移,保持這種速度,一直走出光影,出光影的時候,畫面定格,倆人走出鏡頭。這么來。”
“……”
李平東頗為意外的看了眼前這個年輕人一眼:
“三等分切到結(jié)束?”
“對,您看,等倆人走出鏡頭范圍時,要剛好拍到那座山體走勢下行的盡頭與海的分界線,然后您看到那棵樹沒,倆人最后走出去時,應(yīng)該剛好能切分到這棵樹這里。從人、海、山開始,到樹、海、山結(jié)束。這么來一條。咱們試試,好吧?”
聽到許鑫的話,李平東似乎理解了許鑫的用意,下意識的問道:
“那要不要在樹上出現(xiàn)一些……諸如風(fēng)鈴或者是定情信物那些?”
“不要。”
許鑫直接搖搖頭:
“這時候人工元素太多,會顯得很刻意。我們表現(xiàn)出來這種和諧就夠了。本身這種山、海、林蔭、青年男女的畫面,就足夠和諧,能帶給人一種柔和的氛圍了。如果加一些人工裝飾,雖然乍一看會很好,但觀眾的注意力一定會最后集中在所謂的風(fēng)鈴或者其他人工元素上面。所以,什么都不要,畫面就在這里定格。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種極致的浪漫與唯美了。所以,任何濾鏡也不要。甚至炫彩都不要太強,眼前的光正好。不過在光影穿梭過倆人身上時,為了防止炫光,聚焦上面您得留心調(diào)整一下,好吧?”
“沒問題。”
李平東點點頭。
眼里帶著點點驚訝,他一口答應(yīng)了下來。
這年輕人……有點意思啊。
倆人其實剛才聊的東西雖然沒點明是什么,但其實中心主旨就只有一個意思。
就是如何通過鏡頭展露出來男女之間那種情竇初開的溫情柔和畫面。
李平東的選擇,是靠鏡頭語言。
就是最后固定鏡頭的那棵樹前,添加一些人工點綴,來用鏡頭語言給觀眾點明“他們在談戀愛”……或者說“對對方有好感”,從而表明清楚兩個年輕人內(nèi)心的情感世界。
而只要點明這一點,那么幾乎就可以給觀眾一種很強烈的暗示。
明晃晃的告訴你們“他們已經(jīng)是情侶了”。
但許鑫覺得不需要。
他選擇了用一種更加唯美,但卻更加隱晦的表達方式。
通過自然,通過環(huán)境,通過那半山向海一路向下的延伸,用一種從山,到海這種下沿趨勢,來表達一種很隱晦,不太好用語言形容,但確實是二人已經(jīng)從相對來講堅固、堅硬的山體,轉(zhuǎn)而朝著碧藍溫柔且讓人感覺到一股綿綿不絕的大海從而發(fā)生轉(zhuǎn)變心路歷程的愛情曲線。
不要刻意點明。
但通過切分的手法,用山、海、樹來表達了青色懵懂的一種戀愛觀。
山是靜態(tài)的,是不動的,代表著堅固、沉重,就像是二人初識,互相新有好感,但卻望而卻步的狀態(tài)。
但他不用上山,或者固定鏡頭,而是巧妙的找到了山體開始向大海連綿的下行線,來寓意二人正在打破這種望而卻步的狀態(tài)。
為什么用切分鏡頭?
為什么一定要讓女孩在進入光影時,會出現(xiàn)在鏡頭的中切線上?
因為那時候剛好是山與海的交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