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家好,我是楊蜜。”“我是王治文。”“我是于慊.....” 一個挨一個的自我介紹后,最后來到了劉一菲這。 她似乎有些緊張,微微的深呼吸了一口氣后,才說道:“大家好,我是劉一菲。” 一片風平浪靜。 在這股氣氛之中,許鑫繼續說道; “希望這部作品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愛,如有不足之處,也請大家多多批評,謝謝。” 隨著他的話語,所有人都微微鞠躬表達了感謝。接著開始從另一個方向下臺。 最后坐到了影院的第一排座椅上。燈光瞬間黯淡。 一個無比熟悉的龍形圖標出現。 而坐在第二排的西影廠的眾人,看到了在這龍形圖標結束后,黑暗的屏幕上出現的那個閃爍著雪花點,看起來就像是那種七十年代老電影質感的“西影集團榮譽出品”的字樣,不知多少人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他們看到的成片......可沒這一幕。 許導......這是再向我們致敬么?接著,屏幕又是一片漆黑。 充滿雪花點的字樣繼續出現,伴隨著那種換膠片的“咔噠”音效,和微弱的電流聲: “咔噠” 領銜主演:楊蜜,梁冰凝。“咔噠” 主演:王治文、黃小明。“咔噠” 主演:張函予、于慊。“咔噠” 主演:蘇有鵬、石朝奇。“咔噠” 特別主演:倪大宏、劉一菲“咔噠” 友情客串:周杰侖、朗朗。 iia 當劉一菲在特別主演的一欄時,瞬間瞪大了眼睛。一股驚訝與荒唐迅速出現在眼眸里。 不過馬上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種.....莫名的感動。 而最后,伴隨著“導演:許鑫”的字樣之后,一片漆黑的畫面中傳來了吵鬧的音效聲。 緊接著,汪偽治下的南京城雙十節慶典,出現在鏡頭之中。 而在這片喧囂的畫面內,電影的名字依舊是閃爍著雪花點的質感一般,出現在熒幕上: “風聲” 電影,正式開始。 王治文對《風聲》的評價是:不是恐怖,勝似恐怖。一 開始大家對這句話還有些誤解。 并且,在開場劉一菲的那段刺殺鏡頭,以及刑訊鏡頭中,他們只是覺得整部影片的色采有些.....古怪的失真。 也不是說失真,而是那種光與暗的飽和度太強了。 明亮的地方,不管是劉一菲臉上的傷口,眼神里的血絲,白皙皮膚的血管似乎都清晰可見。 可暗的地方卻黯淡的厲害。黑黢黢的。 看什么東西都只是一團模糊的影子。 不過,開場的那個刑訊鏡頭,留給他們的印象到是挺深的。這..... 應該是劉一菲第一次演這么狼狽的角色吧? 衣衫襤褸,滿是鮮血,油乎乎的頭發,滿是傷痕的臉頰...... 這真的是《神雕》里面,一場襄陽大戰后,渾身依舊白衣如雪,只是臉上抹了一些鍋底灰的那個神仙姐姐? 還別說,差距挺大的。不過...... 演的還不賴。 和王治文對戲,把那種恐懼與疼痛演繹的淋漓盡致。很不錯。 不過.....在下一幕,由吳鋼扮演的六爺出現后,再次給到劉一菲畫面時,她卻已經變成了一具冰冷的尸體..... 好家伙。這..... 特別主演,還真是特別主演啊?死的可真夠快的...... 一開始大家還覺得這名頭不是很恰當。 可隨著故事的推進,這股不恰當就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壓抑感。 明明大家在看到周杰侖和朗朗酒吧彈琴那段還笑來著,可隨著這群人進入裘莊之后的故事發展..... 這股壓抑感就陡然而生。 并且,在座的一些導演已經看出來了一些端倪。 這位許鑫導演還別說.....真的和老謀子如出一轍,把對光影的喜愛展露的淋漓盡致。 這部戲的小心思,也全在這里面了。 如何營造這股壓抑感.....或者說恐怖感?每個導演都有不同的想法。 但主流的無非就是“一靜一動”之間的突兀轉折罷了。就像是忽然嚇你一跳那樣。 但許鑫不同。 他設置了一個很有趣的小心思。光。 光越明亮,周圍的環境越黑。 并且搭配那些應該是故意放大過的音效,比如走路臺階的吱嘎作響,比如那軍靴踩踏的聲音,都是從黑暗中發出。 先是利用這種環境音效,緊接著就是那種光拍與暗拍不同的虛實轉換。最后,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拍攝思路。 光源的大小。 一群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圍繞在那張餐桌之上的光,是最大的。 可輪到每一個人單獨出現時,籠罩在他們周圍的暖光范圍,卻越來越小。每一次出現這個場景,都能給人一種很直觀的表現。 就像是.....黑暗在侵蝕那些光一樣。而那些光,就代表著他們的生命。 這個年輕人,把這些照明光用的跟活過來了一樣。 并且,每一個夜晚,籠罩在這些人身上的光源都會變得越來越失真,而黑暗也越來越濃厚。 通過這種光影手段,層層推進,把那種壓抑的恐怖感深深的刻印在了所有人心中。 而更讓人驚訝的是這部電影的構成。真正意義上的群像戲。 一點點抽絲剝繭的過程,推理,與每一個角色的心理活動、以及死亡預兆等等。 明明不是恐怖的片子,可最后大家卻看的心底越來越泛冷。尤其是李寧玉被帶領著在夜晚往刑訊室走的時候..... 那兩排跟木偶似的軍人忽然在黑暗中發出了合唱...許多人都嚇了一跳。 不自覺的出了一身汗。同時愈發無語。 一個 諜戰片,硬生生的靠著這股光影效果拍出來了恐怖片的既視感......在搭配那貫穿始終的摩斯密碼等等...... 玩的活可真花。不過......有能耐!不簡單! 不知不覺間,電影緩緩來到了尾聲。所有的迷局開始抽絲剝繭一般的交代。 籠罩在整部電影上的陰云開始消散之際,大家終于看到了楊蜜與梁冰凝那一鏡到底的片段鏡頭。 這里許鑫用了一種很巧妙的手法。 雖然是一鏡到底的片段,但他中間也依舊穿插了吳志國受刑的片段。 前面借由吳鋼演的“六爺”在給劉一菲用刑時,做出了說明的針刑手段,讓大家明白了這位六爺“三針下去,認罪的認罪,畫押的畫押”的恐怖能耐。 而這一段一鏡到底的畫面里,許鑫用的手法是哪怕是切換掉了楊蜜和梁冰凝的鏡頭,輪到了張函予這里,可背景音依舊是倆人的爭吵、哭訴、和解等等情緒的對話。 時而通過畫面,時而通過聲音兩種交錯拍攝,一邊用吳志國代替顧小夢受刑渲染這種悲戚的情緒。 一邊用顧小夢和李寧玉的對話來推動吳志國命不久矣的緊迫感。在這一場堪稱教科書一般的一鏡到底中。 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個新生代四小花旦從臺詞,到演技上都堪稱巔峰的水準!而最后,聲音在“求求你,去舉報我吧”的哭訴中戛然而止。 也在吳志國雙眼充血,失去意識時,李寧玉準時出現。兩邊的交錯的時空終于融合在了一起。 而最后,當看到了那恐怖的繩刑,以及楊蜜攥著解開的手銬彎鉤刺入武田的動脈,被王田香一擊致命倒在地上后,露出了“死得其所”的笑容時,一時間,大家心頭竟然有些空落落的。 而這股空落落的情感并沒有持續多久。 就在一起塵埃落定,從王田香那突如其來的死亡,與武田那喉嚨噴血,死亡的姿勢如同跪倒謝罪一般的落幕中......李寧玉與吳志國的一場戲解開了所有這部電影的謎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