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淡入。雨夜中,一群人在圍攻葉問。 切換。葉問在一家酒館喝酒。 葉問:(放下酒杯)別跟我說你功夫有多深。師父有多厲害。門派有多深奧。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錯的,躺下嘍。站著的才有資格講話。你說這話對嗎? 切換。雨水從葉問的帽檐上滴下,一個人將鐵鏈纏繞在手上,葉問嚴陣以待,一群人向他沖過去,被葉問一個個打倒。雨水在葉問的身上翻飛。一個人從二樓跳下……” 葉問? 詠春? 看著劇本的故事,許鑫腦盯上終于冒出了一個問號。 還真是葉問? 他有些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因為之前在楊蜜懷孕的時候,就著《一代宗師》里的武林之事,兩口子閑聊的時候就說過這些。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葉問似乎就成了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或許起于李小龍的恩師? 或者是《葉問》這部電影? 總之,以前許鑫還沒什么感覺,可這幾年的時間里……“葉問”的名字似乎一下子傳入了大江南北。 弄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就著這些事,他也問過楊蜜詠春拳到底在武術界的地位如何。 按照楊蜜的說法……或者說于老爺子的說法: “詠春嘛,當年還屬于南方小拳種。現在這個年代是傳開了,但當年的時候,它其實不見什么威勢。” 究其原因,老爺子說的話……雖然許鑫覺得有失偏頗,但核心觀點他還是認同的。 “不夠狠。” 當年的國術可不是現在的強身健體這么一說。 當時的功夫,目的其實就是一個。 殺人。 而之所以說詠春不夠狠,不是說它沒有狠辣的招式,而是地域問題說導致。 在當初那個年代,南北方地域分化而出的人種特征其實相當明顯。 南方人的個子矮小,不如北方人身材高大。 而除了那些天賦異稟之人,體格小的人對戰體格大的人普遍都要吃虧的。 所以,舊時候的那句“南拳北腿”、“手是兩扇門,全靠腿打人”其實也是佐證。 而詠春這種以拳路為主的武術,在對上北方人那種高大的體型時,相對而言會吃虧一些。 并且這個觀點也不是老爺子的信口開河。 1929年,蔣曾在南京舉行過第一屆國術大賽。 邀請南北方各路高手云集,對打攻擂。 而根據資料記載,在第一輪“海選”的南方拳VS北方拳這一擂臺賽結束,整個拳臺上站著的人,就只剩下了北方來的武師。 這都是真實發生,并且有資料記載可以佐證的事情。 而詠春如今的名頭確實響亮,可真到了那個年代,它和諸多南方拳種都是一個道理,比起北方的拳術是多有不如的。 其余的什么北方人性格如烈火之類的歪理就不用談了。 總之,當初的國術界北大于南,是所有人公認的事情。 而現在看到了一出場就是葉問,許鑫多多少少就明白了這個故事講的是什么。 雖然他不信王佳衛的角度會那么窄,但整個故事一定是以葉問的視角展開,這肯定是沒跑了。 只不過,他還是有些理解不了一個南方小拳種的傳人,怎么會和北方武林扯上關系……難不成又是什么抗戰神劇那種劇情?押送個國寶或者其他之類的,兩地兒女江湖結緣? 這股好奇心讓他繼續看了下去。 不過劇本挺厚的。 一時半會也看不完。 大概翻了幾頁后,看到了宮羽田下南方舉行隱退儀式后,許鑫便合上了,對徐浩鋒問道: “老徐,這劇本是以葉問的視角展開的?宮羽田在南方被殺還是?” “都不是。” 似乎也知道整個劇本太厚,徐浩鋒干脆直接幫他開始梳理故事線。 興許是真喝上頭了。 有的地方他說的很模糊,舌頭都有點大了。 顯然茅臺后勁不小。 但許鑫卻多多少少聽懂了整個故事。 “也就是說,宮二是為了拿回來宮羽田給葉問的名頭,像大家證明宮家沒敗過。就算敗了,也會親自拿回來。然后才和葉問結緣……接著按照正常的歷史……就跟《葉問》電影里那樣,葉問心里有宮二,想去東北沒去成,結果在香江遇到了?” “對。” “然后講述的是一個又一個因為戰爭年代的動亂,或者是身負各個使命的人,最后匯聚到這一條街的英雄地。通過每個人的視角,展露出當時武林宗師的一代氣象?多主角、多視角?” “對。” “……” 一下子,許鑫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這劇本……他嗅到了一股《東邪西毒》的味道。 散、亂、慢。 意境有余。 但故事線脆弱的一塌糊涂。 葉問的線,是顛沛流離的一條線。 故事主要是放在葉問、他的妻子張永成、以及他來到香江的一條線。 比起《葉問》這部電影,他挖掘的更多的是一種南方拳師互相凋零,葉問從葉師傅,到一個開科授業廣納門徒的“宗師”心態轉換的故事。 而一線天這個八極拳的一代宗師,則體現的是在當初那個年代,那些為了救國,加入軍統,在日本人控制的東三省抗日救國的一條線。 至于宮二,則是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在日本人的控制下,東三省的武林人士矛盾沖突。以投靠日本人的反派馬三為矛盾沖突要點,在家、國、個人之見混合的一條線。 并且,因為宮二和葉問有一段聯系。 而宮二在去西方學醫,在火車上又救了一線天一命,所以她和一線天同樣有了一層聯系。 最后的結果就是宮二殺了馬三,拿回了宮家的“東西”、守住了規矩,最后自愿奉道,凋零在香江自己開的醫館。 一線天因為當初的一命之恩,以及對宮二的一見鐘情,把自己的理發館開在了醫館旁邊默默守護了宮二一輩子。 葉問則是因為妻子張永成和孩子跟自己無法相聚,在加上宮二的拒絕,二人皆守住了各自的底線,最后經歷了世事,明白了“功夫”本意的那一位。 徐浩鋒說的籠統,但許鑫覺得整個故事,應該就是這樣了。 實話實說…… 一下子,他對這個故事的感官就落了下來。 倒不是說它不精彩。 而是它的線太分明了。 什么都想要。 很像是《東邪西毒》。 可偏偏按照導演的直覺,如果王佳衛不做取舍,那么很可能這部戲最后……會崩。 所有線都照顧的到,那就代表著所有線都有崩掉的可能。 這個劇本的故事主線雖然乍一聽很簡單,但通過閱讀前幾頁的那種劇本質感……許鑫就知道,它的精神層次的境界是相對細膩的。 可問題也就出在這。 這片子……要真這么拍。 或許,很王佳衛。 但它絕對稱不上是一個好電影。 因為作為電影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故事,他沒有講明白。 也不可能講明白。 最多2個小時的時間,3個人的故事線,完完整整的心路歷程,還要配合各種功夫打戲以及穿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