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已經不滿意到家了。 故事肯定是個很不錯的故事,但他在里面處處看到了一種《東邪西毒》的晦澀味道。 和他所信奉的電影拍攝理念相駁斥。 就比如說這里面的一個故事吧。 在宮二死后,一線天和葉問在香江有過一次相遇。 相遇的時候,是在餐館,一線天想和葉問過一下手。 原本,他是用釘子釘住了象棋盤上“帥”這枚棋子,告訴葉問: “能讓我動這顆棋子,算你贏。” 而葉問則告訴他: “我沒興趣。” 一線天繼續問他: “聽說詠春有個八斬刀,號稱棍無雙響,刀無雙發。聽著嚇人。” 葉問面對他的逼迫,問他是不是想看。 一線天告訴他想聽。 并說明千金難買一聲響,他手里那把剃刀已經十年沒人碰過了。 葉問告訴他: “我可以試試。” 一線天又問他: “你拿什么聽我的刀?” 葉問拿起了一雙筷子。 劇本上寫著的是“只聽見凌厲的刀鋒聲,結束。” 接著,下一幕就變成了一線天和葉問一起走出了餐館。 從此,一線天封刀。 顯然,他輸了。 這個段落的設計相當相當有意境。 必須要承認。 尤其是那一聲凌厲的刀鋒破空之聲……不同的導演……可以用來表達的畫面簡直太多了。 可以讓人展開充分的想象。 可他就是接受不了。 如果讓他來拍,他會和劇本前面的,葉問親口對宮二說的“功夫是纖毫之爭,如果打碎了東西,算你贏”這句話對應。 讓一線天和葉問站在一起,倆人近距離貼身短打。 然后,葉問和一線天動手,一人一招。 剃刀……肯定是劃破喉嚨最直接。 而既然選擇了用筷子,那就一根防御喉嚨,一根指向一線天的某處要害。 一線天的刀,筷子肯定擋不住。 但他必須要留手,因為倆人沒有什么深仇大恨,上升不到搏殺性命這個層次。 并且,他用的是刀,是鐵器,可葉問用的卻是竹筷。 一線天之所以留手,是因為一來他不留手就成了殺人犯,人家是切磋,他殺人就屬于偷襲,有違武人風范,乃無恥小人之舉。 二來,如果葉問用的是鐵筷子,那么他那一刀肯定會被擋住,而葉問的另一根筷子卻可以要了他的命。 所以這一場比試,葉問從兩方面是一平、一贏。 比試的結果他贏了。 所以一線天封刀。 是他,他會這么拍。 因為你不給觀眾交代明白是不行的。 葉問憑啥贏? 一線天咋輸的? 而如果說追求意境……那么最多,他會隱藏起葉問的那一手。 讓觀眾看到一線天出刀,葉問格擋。 然后給一個單根筷子的特寫,第二根筷子的鏡頭隱下去交給觀眾自己聯想。 這樣可以讓電影院的觀眾看到葉問格擋成功,也可以讓他們在后面深挖電影細節的時候,注意到自己留的小扣子,小彩蛋。 兩方面都能得到長足的彌補。 不然……你說贏就贏? 憑啥? 追求意境不是這么追求的。 因為一部電影不管你準備了多少層意思,至少你要先講明白最淺顯的那個故事,這樣才對得起觀眾。 可這個劇本里到處都是那種天馬行空的想象…… 這就很不妥。 導演可以有想法,但不能任性的胡來。 尤其是這故事的一些橋段,明顯已經被徐浩鋒所改動,變成了“楊蜜版本”之后…… 他就更不希望看到這種必須讓觀眾到達導演的思想層次,才能看懂故事的情況發生了。 于是,坐在書房里思前想后…… 他覺得,就沖老徐這個人,以及妻子的辛苦,他都得做些什么。 于是,他點了一顆煙。 走出了屋。 在門外安安靜靜的抽完后,思緒借著冷風,就捋清楚了。 掐滅了煙,回到了屋子里,他直接拿出來了一份草稿紙和一支筆。 打開了臺燈。 他決定寫一封信。 一封親筆信,用這種手寫的方式,向王佳衛表示尊重的同時,以一個導演的角度,提一些自己的意見。 以及對于故事思路的延展可能性。 和結構變化。 采不采用,無所謂。 可至少……他希望對方如果用了妻子的一些理念。 那么也要給出相應的尊重。 電影崩了,那就崩了。 但明明楊蜜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思路,你用了,還是崩了…… 那干嘛不早早止損,換個方向呢? “尊敬的王佳衛導演,您好。我是楊蜜的丈夫——許鑫。很抱歉,以這樣一種冒昧的方式打擾您,但針對劇本的一些問題,我覺得處理方式有些不妥當” 夜,隨著他沙沙沙的書寫聲,慢慢的深了。 盟主欠更:4更 本來沒想解釋的。我以為經過之前那幾次劇情轉折,大家應該都能習慣我這種劇情不是一天交代完的節奏了。 但今天又有個人“看了我的大綱”,各種推測什么楊蜜演不了的電影水這么多,什么楊蜜演不了的電影我去跪舔王佳衛之類的…… 三章的故事,我埋了徐浩鋒之后合作的線,并且引出了《一代宗師》破局的辦法,以及后續合理加入這部電影的線。 我接受讀者腦補,但我發現一件事,那就是喜歡劇情腦補的讀者,在我寫完一段劇情,并且劇情走向并沒有按照他們預料的那么來之后,他們消失的總是特別快。 行吧。一會兒給電腦多裝幾個防火墻,免得天天有黑客入侵我電腦,偷看我大綱。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