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大問題!-《我是導演,我不比爛》
第(2/3)頁
而此時此刻,在這熟悉的環境,熟悉的情景……甚至熟悉的氛圍里,方修還真有種物是人非的不真實之感。
特別是見老許發呆的時候……
不自覺的,他就喊了一聲:
“老許。”
“……啊?”
看著監視器的許鑫抬起了頭:
“怎么了,老方。”
“……”
方修愣了愣。
理智開始回歸。
收住了腦子里的發散思維后,說道:
“開始么?”
“路線都記住了吧?”
“記住了。”
“好……其他人呢,要是都準備好了,在攝影機里給我比劃個OK的手勢。”
聽到導演的話,KTV包廂里的男女群演趕緊擺出了OK的姿勢。
而坐在最邊上的張嬌還深呼吸了一口氣。
攥緊了手里的酒瓶。
“好,場記打板,準備開始。一菲,你倆的動作記得親密一些。那大哥你也別害羞啊,都是老玩家,自然一些,別身子那么僵硬。”
聽到他的話,劉一菲想了想,胳膊干脆直接攬住了這個中年老大哥的胳膊。
那老大哥身子登時一僵。
“沒事,您放松。”
聽到劉一菲的話,老大哥嘴角一抽……
眼神變得更奇怪了些。
而許鑫也看出來了大家似乎放不開,便說道:
“先來試拍一條吧,酒的話隨便喝,要喝就真喝,大家玩的開心點。”
說完,對場記點點頭。
場記直接走到了方修手持的攝影機面前:
“《交易》,第四幕第一場……ACTION!”
“啪!”
板子落下,在沒有音樂的KTV包廂之中,大家開始跟隨“音樂”舞動了起來。
方修開始按照設定的路線開始移動。
手里的攝影機在幾年的鍛煉下穩如一臺順滑運轉的機器,把每一個許鑫都要的鏡頭全部納入了監視器之中。
一秒,兩秒,三秒……
許鑫瞇著眼,看著監視器里的一切。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交易》里需要用鏡頭來展現隱喻的地方不多。
真要說它有什么內核之類的……也沒有。
它就只是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關于陪酒女和一個孩子兩個人互相在心靈里找尋到溫暖的故事。
甚至,在刪減了一切不必要的脆弱劇情后,它的故事就變成了一個相當相當單線程的“一鏡到底”。
沒什么值得挖的東西。
陪酒女和小男孩是在一個樓里的鄰居,某天,小孩找到了陪酒女,希望能做一筆交易。
孩子給了陪酒女五百塊錢,讓她假裝自己一天的媽媽。
她要穿著以前孩子媽媽留下的衣服,去送孩子上學。
要陪孩子開家長會。
然后在家長會上面還遇到了昨夜一起來喝酒娛樂消遣的客戶。
結果在學校的時候,陪酒女不尊重這場交易,正開家長會的時候有個客戶打電話給她,今晚要來訂臺,她就立刻走出了教室開始和客戶溝通。
小男孩的同桌在操場上說小男孩:你媽媽是個陪酒女。
倆孩子打了起來。
結果被叫到了老師辦公室,一個是陪酒女,一個是喊陪酒的客戶。
倆人誰臉上也不光彩。
最后這件事不了了之了。
回去的路上,孩子對陪酒女坦白,告訴她:“其實我媽媽不是忙,她只是不會再回來了。”
接著倆人分別后,陪酒女在自己的包里看到了一封小男孩在老師布置的作業“我的媽媽”里面,寫的對她的印象。
原來小孩子早就把她當成了媽媽,因為她笑起來就像是冬天的太陽。
每次小男孩都在默默留意她,看著她自己煮面,看著她抽煙,每天到睡覺的時間里只有聽到了她的高跟鞋踩踏的聲音,才能放心的睡得著。
最后陪酒女崩潰哭泣在喧鬧的夜總會廁所里面。
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故事。
劇本在改動之后,沒有再強行賦予兩個人過多的紐帶。
也沒有去點名到底倆人的命運改變了沒有。
可以說這故事的所有劇情,都是為了最后那2分鐘的時間所服務的。
它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故事。
而因為故事的“普通”,所以許鑫采用的是最樸素的拍攝手法。
拍攝陪酒女時,采用大量手持鏡頭,通過那種輕微的晃動表達出她的顛沛流離。而拍小孩的時候,則是中近景的固定架拍。
同時每個人的服裝也都用了心思。
小男孩的服裝校服雖然樸素,但選景處總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彩色與破舊。
而陪酒女的衣著雖然光鮮,可她的衣服上卻總是會出現諸如亮片掉落,或者是哪里有瑕疵的款式。
這一次,他把所有關于主角的側面描述,都放到了鏡頭最不起眼的位置里。
也不打算營造任何氣氛。
甚至不打算讓鏡頭有過多的炫技成分。
就一個劇本拍完,結束收工。
作為電影節的開幕短片,他不打算弄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對于好多新人導演來講,有些太難駕馭了。
那么多復雜技巧,他們如果掌握不住,那么就會變成那沒畫成虎的犬狗。
不適合新人去用。
所以,他展示的是一種很樸素的拍攝手法。
讓大家看到,哪怕不用寄托任何精神內核,只是平平無奇拍攝一個故事,只要你的基本功足夠扎實,知道怎么講明白、講好一個故事,那仍然可以誕生出一部很好的作品。
而看著鏡頭里的劉一菲,許鑫微微點點頭。
嗯,還行……
至少在自己這,通過妝容、打扮,以及那種帶著點憨態的醉意,讓他暫時忘記了“神仙姐姐”的固定套路。
從這方面來講,也算是成功了。
……
“呼……”
站在衛生間的門口,張嬌深呼吸了一口氣。
再一次從腦子里過了幾遍自己要說的臺詞后,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她開始放松精神。
“劉一菲是陪酒女劉一菲是陪酒女劉一菲是陪酒女她是我朋友她是我朋友她是我朋友正常朋友聊天正常朋友聊天正常朋友聊天……”
“三次法則”開始在心中流淌。
就如同自我暗示和催眠那樣,讓她暫時甩開所有的包袱。
蜜姐說過,起步階段不要去區分什么體驗派還是方法派。能把一個角色詮釋成功、合格、達到導演的要求就可以了。
這是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則是開始摸索適合自己的方法。
第三階段才是真正去鉆研演技的時候。
而建立在第二第三階段的一切前提,是自己能順順利利的完成第一階段的內容,并且有著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保證自己不會餓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