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許鑫在魔都又待了兩天,第二天下午忙完,他就連夜回到了遠安。 于老師來了。 作為研究生導師,她肯定不至于把自己的這些學生丟到劇組里就不聞不問。 之前學校有些事情走不開,這不,忙完之后才趕過來的。 劇組里的其他人或許于珍不熟,但許鑫和老頭來講,大家都是熟人,是「同事」,自然就沒那么生分。 導演回來,劇組正常復工。一切有條不紊的繼續拍攝。 清晨,劇組準備展露靜秋農村生活的戲份。 在戲里面講述的是她走訪一些鄉親,聆聽那顆山楂樹的英雄事跡,然后回來撰寫教材。接著老三走進屋和她說話,發現靜秋的手上全是鋼筆漏水的墨跡后,給她送了一只新筆的段落。 因為花期的緣故,劇組的大量外景、遠景都還要等大約半個月左右繁花盛開的時間,在五月份集中拍攝。 所以青龍村這邊的戲,大概還得半個月左右才會結束。 而作為劇組的實習生,郭凡他們肯定沒有導演那個待遇。 導演可以七八點鐘起來,慢慢悠悠的在九點左右到這邊開始拍攝,但作為實習生的他們卻必須要跟著服化道、美術設計這些人一起,五點多就從遠安出發,七點多到這開始著手準備。 很辛苦。 但確確實實能學到東西。 更何況今天于老師也會過來,為了在畢業后獲得一份好的履歷推薦信,他們不敢有任何馬虎。時近九點。 商務車來到了青龍村。 在村外面停好后,許鑫率先下車,扭身扶了一把穿著一套戶外服,看起來跟踏青一樣的于老師。 于珍下車后,就自然而然的開始環視周圍的環境。 從山、到水,到橋,最后是戶戶炊煙升騰的人家以及那山區幾多起伏的田野。 看了一圈后微微點點頭: 「還別說,獨屬于年代的畫面感還是很強的。」「嗯。走吧,我帶您到里面看看。」 倆人開始往村子里面走。「于老師。」 「啊~于老師您來了。」「于老師好。」 文木野他們看到于珍后就趕緊打了個招呼,而于珍也沒多說多問,回應之后就和許鑫繼續轉圈。 把劇組的各個拍攝用的場景都看過來一遍后,最后倆人站在劇中張隊長的家外面那半截土坡上,于珍說道: 「細節把控的很好啊,許鑫。不僅僅是房子、院子,甚至連窗紗、門簾之類的細節都考慮到了。而且也沒看到什么大刀闊斧拆家拆院的樣子.......雖然對你來講都不算什么,但我還是要夸一句你,做的很不錯。」 「嘿嘿。」 許鑫看起來有些得意的叼著煙,一臉「驕傲掐腰.JPG"的造型: 「那是。您也不看看我是誰的學生。有我們的于老師在這,名師出高徒,那我能差么?」 「.....貧嘴。」于珍哭笑不得。不過嘛。 學生拍老師的馬屁不算拍。她確實心里也高興。 這時,她看到了劇組的人或者用扛或者用推車的推著一會兒要拍攝的器材走進張隊長的家,而隊伍里就有自己那個名叫郭凡的學生后,問道: 「他們的表現呢?你覺得怎么樣?」 「老郭比較認干,做事踏實。文木野聰明,腦子靈活,但有時候性子太浮躁。一個慢,一個快。慢的對周圍事情反映有些遲鈍但你把活交給他能放心。 快的能舉一反三,并且善于把事情更加優化,可往往細膩程度不夠。這些師兄師姐里,這倆人是最優秀的,毫無疑問。但其他人 .....或許還沒融入進來吧,感覺一般般。」 聽到這話,于珍點點頭心里有了數。可卻聽到自己學生又來了一句: 「等電影上映,他們幾個,我都會給一個執行導演的位置。就他們幾個人,單獨羅列出來,在導演區的最底下。」 「」 這下,于珍是真的驚訝了。 執行導演指在攝制組里,或在導演名義下,負責現場拍攝工作的分導演。 說白了就是命令的執行者。 這職位通常是在有著兩位或者兩位以上的導演的劇組里比較多,兩個導演做統籌規劃,執行導演各自領著命令去完成。 一個只有一位導演的劇組里有執行導演.....不屬于正常情況。 但真要有,也不會有人來挑毛病。 可對于一些還沒有名氣,還需要履歷的從業人員來講,執行導演這名頭的誘惑力可是不小。它代表著你最起碼有獨立完成導演命令的能力。別的不提,就算自己沒法做導演,可有過做執行導演的經驗,再在劇組里熬幾年,就已經有做副導演的資格了。 當然了,這也是需要看是什么電影的。 在《英雄》里當過執行導演,肯定要比某個不知名《狗熊》電影里當執行導演,力度大的多。 而《山楂樹》就是這么一部電影。 它的監制,是張一謀。導演是許鑫。 就沖這兩個名字.....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執行導演的份量,一下子可就大了起來。有些細心的影迷其實也能發現,比起別的普通電影那臺前幕后的工作人員名單都是為了體現什么制作公司、后期公司之類的不同。 張一謀的電影職員表里,人名永遠是最多的。能看到大批大批的名字,有臺前,有幕后,甚至連廚師、盒飯、司機等等的名字與職位都有。以至于有時候都會給人一種錯覺,就是這電影的工作人員比演員還多。 但實際上這就是大導演的能耐。 有些公司甚至虧點錢,也要把自己身上貼上大導演的標簽就是如此。 凡事能在張一謀電影里出現的名字,那就等同于一份金燦燦的履歷,拿著這履歷去找工作,說句到家的,跟拿個圣旨沒啥區別。 它能輕易的讓你領先同級別、同水平的人一大截。 哪怕你的能力和別人差不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