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481.禮物-《我是導演,我不比爛》


    第(1/3)頁

    試鏡廳內。

    “好,可以了。”

    聽到鄭小龍的話,梁冰凝直接從張嬌的身邊走回了桌子的邊緣位置落座。

    這里的座位劃分其實沒什么講究。

    除了導演肯定是坐在最中間之外,其他人都是隨便落座的。

    而梁冰凝之所以坐最邊上,也是因為她要不停的上臺、下臺,和那些得到了鄭導許可的諸如“靜妃”、“槿夕”試鏡演員一起站在臺上。

    如果坐在人堆里,進出都不方便。

    而梁冰凝走后,張嬌就恭恭敬敬的站在腳底下的“十字標”上面,等待著鄭小龍問話。

    “說說你對浣碧這個角色的理解。你對這個角色怎么看?喜歡她么?”

    “不喜歡。”

    張嬌毫不猶豫的搖頭。

    “一點都不喜歡,雖然有時候覺得她很可憐,但還是喜歡不起來。”

    “你也覺得她很可憐么?”

    鄭小龍似乎對于這個答桉并不意外。

    或者說,這一屋子里所有人都不意外。

    因為這個答桉幾乎是標準答桉了。

    對于選角兒,鄭導其實有著自己的一套原則。

    而比起許鑫那種重貌不同,他更加注重“意”。

    倒不是說二者有著什么優(yōu)劣,而是選擇問題。

    許鑫呢,看到一個角色,會首先在自己腦子里思考他大概是一個什么模樣。

    就比如選王田香的時候。

    西影廠給他找了那么多的好演員,為什么他獨獨選了王治文?

    就是因為……他覺得王田香這個人物身上,應該有著一種“書卷氣”。

    或者說是那種時時刻刻帶著面具做人,上一秒還和你笑呵呵,可下一秒一刀就捅到了你的心窩里那種“笑面虎”的形象。

    在老虎不笑之前,他不能讓人察覺他是反派。

    身上一定要有這種反差。

    所以,在同樣的,那么多人演技都達到要求時,同等標準下,他才選了王治文。

    但鄭小龍則與許鑫的選角有些差別。

    他更看重可塑性。

    在他這里,臉,是次要的。

    或者說“最不重要的”。

    演技呢,屬于“中等重要”。

    電視劇的演技還是照電影來講有差別的。

    電影的要求是每一幀都得能貼合人物。可電視劇不行……不然一集一小時,動輒三五十集的電視劇,要是都按照高標準電影級別那么來……

    導演和演員搞不好都得猝死。

    太累了。

    電視劇的普遍演技要求,都要低于電影。

    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的演員出道時,都是以電視劇入行的原因。

    而對于鄭小龍來講,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理解。

    他的要求就是,所有來試鏡的演員必須要閱讀過原著,并且理解自己要飾演的角色。

    說白了,他的試鏡現場,有點類似“考場”。

    臉,是40分的選擇題。

    演技,是50分的應用題。

    而對人物的揣摩與理解,才是那最重要的幾道60分的大題。

    他最看重的就是這個。

    因為只有演員的理解和導演的理解達到了一致,有了共同的出發(fā)點,大家才能在一個劇組里,把這種理解化作熒幕上生動、活靈活現的形象。

    嗯……真要給出個區(qū)分。

    可能是華山派的“劍宗”與“氣宗”的區(qū)別?

    大概吧。

    而鄭小龍算上眼前的人,關于“浣碧”這個角色,已經試鏡了11個。

    其中有幾個是干脆沒到這一階段,直接就被刷掉的。

    而到了這個階段的演員,給出的答桉幾乎都是“不喜歡”、“很可憐”。

    這個答桉正確么?

    正確。

    因為在書里,浣碧就是這么一個角色設定。

    可問題是米飯誰都會做,為啥有人做出來那么好吃,為啥有人做出來是一鍋夾生飯呢?

    所以最關鍵的還是看個人理解。

    答桉是“對”了。

    但這些人的回答目前卻沒有人進入到自己的心坎里。

    她們看到的,都是浣碧老是壞甄嬛的事情,還特別善妒,根本沒有腦子巴拉巴拉……

    反正說的都是書里的表現。

    可鄭小龍想看到的,是一個貼合自己心里的答桉。

    這個答桉,目前還沒出現。

    而面對這個名叫張?zhí)鞇鄣难輪T,他無所謂對方是不是雙唯的,或者是三維四維……無所謂。

    只要演技和容貌也合格了。

    氣質偏冷,但只要找到了特定妝容扮相,那種刻薄的容貌很容易展現出來。

    演技也行。

    很稚嫩。

    但還是可以給出及格的分數。

    至于這個角色能不能到她手里……那就得看這一波“閱讀理解”能拿多少分了。

    而聽到了鄭小龍這句“你也覺得她很可憐么”時,張嬌點點頭:

    “是的,我雖然不喜歡書里的角色,甚至在劇本里也不喜歡,但我卻很同情她。”

    對于她說的“劇本”,鄭小龍也不意外。

    作為雙唯推過來的藝人,近水樓臺先得月。

    拿到劇本再正常不過了。

    于是點點頭:

    “說說你的理解。”

    “好的……”

    張嬌沉默了一秒,組織了下語言后說道:

    “我的同情其實出發(fā)點很簡單,那就是設身處地的站在浣碧的角度去思考。

    她其實和甄嬛的身份是一樣的,都應該是一個小姐的身份。但因為嫡庶有別,她永遠只能是一個丫鬟,而姐姐永遠是小姐。

    而當姐姐在學一些琴棋書畫的時候,她學的是什么?學的是那些粗活。

    就……所有人看到的,都是她姐姐。她就像是待在太陽旁邊那顆最不起眼的小星星。別人和你說話,其實是看在你姐姐的面子上。別人找你,也一定是因為你姐姐的事情……”

    “……”

    鄭小龍眼睛微微一亮。

    哦?

    這方向……找對了啊。

    終于有個人不是站在宮女浣碧的角度上,而是站在一個雖然是妾室私生,和論及血脈,同樣與甄嬛同父異母的“姐妹”角度出發(fā)的演員了。

    這才對嘛。

    研究角色老看角色做過什么是沒用的。

    得從根源出發(fā)。

    于是,他微微點頭,聽張嬌繼續(xù)說道:

    “我可憐她的地方就在這。如果她只是一個丫鬟,那么好,她在劇本里的所作所為,那真的是咎由自取。甚至在劇本最后的結局里,她撞棺而死,可能會讓觀眾覺得大快人心。

    畢竟她給甄嬛找了那么多麻煩,辦了那么多錯事。最后能安排一個殉情而死,已經是編劇仁心了。

    可實際上,設身處地的想一下,明明同樣是爸爸的女兒。姐姐一出生下來,就有洋娃娃,有公主房,全家人都寵愛著她。她的丈夫甚至是皇帝,而皇帝之下,還有一個以風流多才聞名于世的王爺對她愛到死去活來。

    可浣碧卻什么都沒有。

    姐姐玩洋娃娃的時候,她在學著自己照顧自己。姐姐學琴棋書畫的時候,她在學著掃地做飯……從她出生開始,她的一切就是為了姐姐而活。同樣是女兒,她的世界從她降生那一刻起,就已經徹底被關上了親情的大門。

    甚至,最悲哀的是連她發(fā)自內心愛慕、敬仰的人,目光里也始終是她的姐姐。

    哪怕最后這個人娶了她,也只是把她當做了姐姐的替身。

    可是她依舊無怨無悔。因為她愛的太卑微了,雖然會和另外一位側福晉爭風吃醋,但歸根結底,她只是怕失去而已。因為果郡王是她生命當中唯一的一個……她想要獨自占有的東西。

    】

    她不肯去給別人……”

    “……”

    “……”

    “……”

    張嬌在闡述自己對角色的理解時,無人說話。

    包括梁冰凝。

    因為都在很用心的在聽。

    聽著這個女孩為“浣碧”這個角色的解讀,給出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在張嬌的解讀下,這句話展露的淋漓盡致。

    愛的卑微與否不提,甄嬛幾次身陷險境,都是因為她,這是錯不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