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20號開始,絲路電影節(jié)進入最終審核階段后,許鑫基本就切斷了一切其他瑣事的聯(lián)系。 13部片子,一共審了三輪。 第一輪是評審自己點評,第二輪是大家就幾個有矛盾的電影進行溝通。 接著第三輪,也就是28號這天,大家一共看了五部影片。 也就是討論最激烈的那五部。 今年絲路的獎項也依舊不變,包括評審團大獎在內(nèi),依舊是“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評審團大獎,以及最佳影片”。 而絲路單元那邊同樣如此。 絲綢之路電影節(jié)在獎項方面,并沒有主動求變,打算先打造出來了這幾個獎項的含金量,再徐徐圖之。 雖然去年已經(jīng)有觀眾吐槽獎項太少,感覺其他優(yōu)秀電影明明夠拿獎的資格,卻因為獎項少而不夠分……可大家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物以稀為貴。 不要那么復雜的獎項,先把每一座獎杯的含金量提上去,把權威性坐實了,到時候在考慮向外延伸,增加幾個其他方面的獎項。諸如配樂、美術指導等等。 而這種計劃乍一看和其他分豬肉的獎項沒什么區(qū)別,但其實本質上從一開始兩邊就已經(jīng)涇渭分明了。 電影節(jié)最重要的是知名度,是人們的簇擁與認可。或者說,它更像是一個大市場,只不過有的電影節(jié)是屎里淘金,有的電影節(jié)則是真金不怕火來煉。 增加獎項是必然結果,縱觀歐洲三大,其實走的也都是這條路。 一開始,大家追求的都是專業(yè)性。 但后來發(fā)現(xiàn),不僅觀眾的需求在變大,電影人的需求也在變多。 有的電影來了就不是為了拿獎的,人家就是想蹭一下電影節(jié)的熱度,好讓大家知道“我們影片進入了戛納/威尼斯/柏林”,值得來看。 但電影本身的高度并沒有達到頂點……或者說,夠不到天花板反而是常態(tài)。 而有了這些需求后,三大電影節(jié)這才開放了諸如午夜展映,驚喜點映之類的環(huán)節(jié),讓更多的人能看到這些作品。 這是電影人的需求。 而觀眾的需求也是在整個電影節(jié)之中看到豐富多彩的作品。 兩邊一蹴而就。 這也是諸如什么“人道主義獎”、“貢獻獎”之類誕生的原因。 需求決定市場。 在這種情況下,開設一些周邊類獎項是必然的。 在絲路電影節(jié)的計劃里同樣如此,先打造含金量,接著提供更廣闊的平臺讓大家展示作品,接納更多的觀眾。 而這么做的目的,就是構建屬于“絲綢之路電影節(jié)”的交易市場。 讓更多的好劇本、好故事,吸引更多的投資商,為觀眾帶來更多更好的電影。 可以說,一切的準備,其實最后都是為了創(chuàng)投會的“交易額”而服務。 這不,今年的絲綢之路電影節(jié)就拿出來了新的舉措。 在13部主競賽單元,10部絲路單元的電影入圍名單公布后,有了第一屆電影節(jié)的經(jīng)驗,這次的XA市各大8廳規(guī)模以上的影院都已經(jīng)接入“絲綢之路電影節(jié)”的場館系統(tǒng)內(nèi)。 在電影節(jié)開啟之中提供至少2到3個放映廳來播放展映電影。 而同樣配套的,是除了這23部電影之外,余下還有27部影片,以“展映單元”的形式,進入到了電影節(jié)公映的入圍名單里面。 這27部電影,兩個評審團不摻和,完全是大眾評審投票票選出來的,他們希望觀眾能看到,并且覺得很合口味的電影。 而這27部影片里,要是找藝術性有多高,那可能是想瞎了心了。 但…… 經(jīng)過了幾百號人交叉審核選出來的電影,一定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好故事。 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 28號,五部電影看完,要是按照去年的節(jié)奏,當天就要開始投票了。 但謝老爺子卻叫停了投票。 直接揮手,告訴大家:解散。 都回去冷靜一下。 睡一覺。 讓頭腦清醒了,能保持中立冷靜的思考之后,29號,咱們再來投這個票。 這點在許鑫看來很棒。 因為難免的,剛看完某部電影后就開始投票,會下意識的忽略掉其他電影優(yōu)秀的地方,產(chǎn)生一些沖動。 而29號上午10點。 9位評委重新齊聚放映廳。 本來還有工作人員在場要唱票的,但老爺子卻直接揮手,把他們給攆了出去。 猶如大家第一次吃飯時那樣。 這是屬于評審團的聚會,外人不要在場干擾。 而工作人員被攆走后,謝飛一招手: “小許,一會兒你來唱票。選出來的結果,直接封存,所有人保密,對家人都不能說。” 許鑫點點頭表示明白后,老爺子絲毫不拖泥帶水的直接說道: “開始吧。” 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他說道: “最佳編劇獎,請各位投出你們心目中實至名歸的獲獎作品!” 片刻,9張字條堆放到了一處。 謝飛沒讓許鑫唱票,而是繼續(xù)說道: “接下來是最佳男演員。” …… “最佳女演員。” …… “最佳導演。” …… “最佳影片。” 五個獎項全部選完,許鑫走到了黑板前。 本來工作人員已經(jīng)寫好了13部電影的名字,他只需要在票數(shù)對應的電影下面寫“正”就行。 “那么,現(xiàn)在開始最佳編劇的唱票。” 說著,他拿起了第一張字條,打開看了一眼,忽然嘴角一抽。 “第一票,棄權。” “……” “……” “……” 眾人一愣。 謝飛問道: “你自己寫的票?” 許鑫干笑了一聲: “嗯,是。” 他沒明說原因,可從一開始對《烈日灼心》的態(tài)度來看,當許鑫寫下了《棄權》這兩個字時,那么就說明……他在心里,在這個獎項上,投了《烈日灼心》一票。 只不過為了避嫌,他寧可不獲獎,也不愿意讓人覺得絲路電影節(jié)這個大家一起孵化出來的孩子身上有污點而已。 而巧了的是…… 當《最佳編劇》的結果塵埃落定,選到了最佳女演員的時候,第二個棄權出現(xiàn)了。 許鑫唱完了“棄權”的票,下意識的環(huán)視四周。 最后目光鎖定在了謝飛身上。 老爺子呵呵一笑。 這下,許鑫明白了他選的是誰。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顏柄燕吧? 畢竟《萬箭穿心》這部戲,老爺子是藝術總監(jiān)呢。 他心說咱倆可真默契。 …… 獎項選完后,所有評審都對獎項的結果沒有任何意見。 可以說是高度統(tǒng)一的。 而把六個信封鎖在了保險箱里,許鑫親自提著找到了田雙河。 看到許鑫進來,田雙河便知道了怎么回事,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