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未來?關我啥事-《我是導演,我不比爛》
第(2/3)頁
這個話題又往下聊了一會兒后就揭了過去。
……
一直等到楊大林買菜回來,黃小明帶著楊潁主動起身迎了出去,在院子里沖剛打算進廚房的楊大林打了個招呼:
“楊叔。”
“誒。”
而他們寒暄的時候,許鑫就在院子里抽煙。
等楊大林說著“你們聊,我給你們做飯去”之后,黃小明一回頭,瞧見了他叼著煙的模樣,以及放在窗戶邊上的一個易拉罐,頓時樂了。
“哈哈~”
雖然能理解有孩子聞二手煙不好,所以許鑫只能在外面抽煙。但……
這種隨手拿個易拉罐當煙灰缸的模樣,可太真實了。
“師弟,你在家抽煙就只能在外面?”
“也不是。”
他一指隔壁自己工作室:
“那邊也行,那邊她給安了個換氣系統,平常孩子也不怎么進去。我其實在那邊待的時間比較長。”
一聽這話,黃小明說道:
“那要不……咱們去那邊吧。那里面是做什么的?”
“他的工作室。”
這下黃小明的興趣更大了。
見狀,許鑫便帶著他倆往那邊走。
路上,楊潁來了句:
“許導,這院子現在得多少錢啊?”
“呃……這我還真不清楚。”
許鑫一邊說,一邊看向了妻子。
楊蜜是知道價格,只是不想說,覺得沒啥必要。于是也跟著裝迷糊:
“都是我公公買的,我倆也沒問。”
楊潁微微點頭,接著大家也走到了工作室的門口。
許鑫第一個進屋,安排客用拖鞋。
而楊潁則在換鞋的時候,左右打量著這處少說得一二百平的工作室。
憑心而論,拋開那擺放碟片的架子,以及那家庭影院的機器以外,這房間的布置在她看來有點老套的。
各種中式家具,躺椅,隨處可見的書籍,以及顯得還挺凌亂的桌子……
和她喜歡的裝修風格背道而馳。
但……又不知道為什么,她總覺得小到博古架的擺件,家具,大到木地板,桌椅板凳之類的又有股很奇怪的感覺。
說不上來,形容不出來。
而在屋里那比起客廳那邊的茶桌氣派許多的根雕茶桌前,許鑫隨口問道:
“師兄打算明年跟樂視深度合作?”
一說起這個,黃小明和楊潁可真就不困了。
畢竟這也是倆人來的目的之一。
他點點頭:
“對,他們找到了我。明年他們不是要進入影視行業么,說是一起合作一下。條件還挺不錯的。”
說完,反問道:
“他們不也找了師弟么?”
“是找了,不過說老實話,我興趣不大。”
黃小明一愣:
“為什么?”
“云圖那一攤子我都忙不過來呢。更何況……對我而言,其實他們最大的優勢,也就是所謂的資金雄厚,對我反倒沒什么吸引力。我想拍電影也不缺投資人嘛~不過對演員那邊,他們的優勢倒是不小。不管是從資金還是平臺上,他們的很多東西都是演員需要的。”
聽到這話,黃小明想了想,忽然說道:
“沒錯,他們給我開的條件就是我可以入股,成為股東。最多可以給到百分之0.5的股份。但我覺得這件事可以談,我想試試能不能談到百分之一,包括他們喜歡債券募集,到時候給我的額度多一些……”
這下反倒是許鑫和楊蜜有些意外了。
原因無他。
只因對方坦誠的過分。
如果許鑫或者楊蜜對樂視真的有興趣,那么在知曉了樂視許給黃小明的條件后,完全可以用這個條件逆推對方的談判底線,然后進行博弈。
商場如戰場嘛。
所以這種事情對每個合作方而言,肯定都是不好明說的那種。
不然到時候把這件事一捅出去,什么“你給黃小明的條件是XXX,怎么到我這就成了XXX”這種,那兩邊都不好看。
雖然這種發言很低情商……但人家告不告訴你和肯不肯告訴你又是另一碼事了。
這才是兩口子驚訝的原因。
這是把底牌都亮出來了?
這么推心置腹的?
要么說聰明人想的都多呢。
聽到了黃小明的話后,雖然楊潁用一種“大哥你在干啥”的眼神看著男友,但許鑫想的是“樂視的前景并不明朗,要不要提醒他,提醒能換來什么?”,而楊蜜想的則是“他透露這個,是想開誠布公的和我聊哪方面的事情?跨圈?示好?還是想要做資源交換?”。
本質上倆人想的都差不多,但細微之處,還是有挺多不同的。
不過,楊蜜選擇了閉嘴。
這件事怎么處理……得看老公的態度。
老公要是覺得沒什么,那她就跟著聊。如果老公不想告訴對方一些事情,那她最多說些雙唯的事情,再多的絕對不會透露半分。
畢竟,充其量,黃小明這體量……對她而言,太小了。
“啪嗒。”
許鑫點了一顆煙。
“師兄,你很看好和樂視的合作?”
“師弟你的看法呢?我是很看好。雖然咱們這邊的各種體系都很成熟了……但作為外來資本,先入場的人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他們的動作很快,從去年開始布局時,就已經有所小成。今年的目標更大。
師弟,你不是還出過一篇論文么,就是講這些年演員越來越多的那個。我還看過……我想著是,單從演員方面來講,基數越大,競爭越激烈。你看我是77年的,你看我今年都36了。肯定得考慮一下轉型的問題了。”
許鑫其實挺奇怪的,覺得自己這個師兄這么推心置腹,他有點不適應。
但莫名又挺懷念。
不自覺的就想到了李菲。
當初在橫店那次吃飯,那時候坐他身邊的人還是李菲呢。
大家聊的其實也挺痛快。
還真是有點物是人非的意思。
不過,他也算聽明白了。
說白了,對方應該也感應到了互聯網資本入場,可能會引起一場娛樂圈的洗牌……或者說變化。
就如同他說的那樣。
他36了,單純的做演員……其實紅也紅不到哪去,天花板已經到了。
錢也賺了不少。
所以想轉型做金字塔尖的那一撮人了唄。
“師兄覺得這是一場豪賭?”
判斷出了黃小明的心思,他直接問道。
黃小明笑道:
“對我而言,可以說是的。畢竟我現在自己也在做投資,而且從影視方面而言,樂視做的確實不錯。”
“可我要說我其實不看好他們的未來,你信么?”
“……”
黃小明一愣。
楊潁下意識皺起了眉頭。
而楊蜜則是輕飄飄的瞄了老公一眼。
就見許鑫微微搖頭:
“其實不瞞師兄你說,不僅僅樂視在找我,阿里、滕訊也都在找我。不僅僅找我,逆風、云圖,他們也在接觸。甚至有的人干脆就想要直接成為我的股東了。第一,他們確實不缺錢,第二,他們的用戶確實非常多,用他們的話……怎么說來著?”
見老公看向自己,楊蜜便說道:
“轉化率。”
“對對對,就是這個詞。按照他們的說法,他們有著非常恐怖的潛在用戶群,而這些用戶群是都可以轉化成潛在的電影消費者。并且,他們還有個什么……數據模型,大概意思就是能分析出來觀眾看電影的口味,需求,喜好,然后可以定制他們喜歡的作品。
咋樣?聽上去不錯吧?
但師兄想過沒,電影,電視劇,能被化為藝術范疇,肯定是有它的原因的。而藝術什么時候可以被量化了?能被量化的東西,幾乎都是工業流水線的產品。就好像歌曲一樣。為啥輪子的歌能成為經典?而有的歌你連聽都懶得聽?”
說到這,他一攤手:
“我覺得就是這個道理。我不否認他們有錢,互聯網很厲害,甚至他們的數據模型什么的很專業……誠然,人民喜愛的,就是文化藝術。但我覺得兩者的關系不應該是這樣的。一旦,大家對這種按照口味定制的工業化產品產生疲憊之后,一定會產生逆反心理。包括樂視在內的互聯網公司所謂的這些數據模型之類的,一定會失敗。”
他這話幾乎可以用斷言兩個字來形容。
可說完之后,一旁的楊潁卻忽然來了一句:
“但至少也會繁榮一段時期吧?”
“……”
許鑫無語了……
心說你有病吧?聽不懂我說話?
而楊蜜卻反問道:
“但你考慮過他們犧牲的是什么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