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藝術周期-《我是導演,我不比爛》
第(3/3)頁
“我知道這事兒了啊,在飛機上的時候聽說了。我也回去休息一下,你們聊吧。”
說完她就開溜了。
楊蜜也不挽留,只是說道:
“我上去換套衣服。”
“行?!?
很快,換上了全身的長袖,甚至遮陽帽和大墨鏡,還有個臉罩都沒放過,打扮的跟個鬼一樣的她走到了泳池前面的觀景露臺上。
王斯聰一陣無語,問道:
“干啥???防我跟防賊一樣。”
“你還不夠資格讓我防,我防的是無孔不入的紫外線。我可不想度個假回去黑幾個色號?!?
說著,她往煙灰缸里倒了些水,接著往躺椅上一躺的時候,王斯聰才發現,她把襪子都穿上了。
真·從頭到腳,捂了個嚴嚴實實。
仿佛剛才穿比基尼的不是她一樣。
點了顆煙,他問道:
“咋回事?黃小明惹老許了?他倆關系不是挺好的么?”
“不是他。是這么一回事……”
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后,王斯聰的眉頭皺了起來:
“啥意思?老許擔心的不是京圈,而是現在這種造星模式?”
“對。”
楊蜜應了一聲:
“這一路他其實都在琢磨這些?!?
“……”
王斯聰的眉頭皺了起來。
又給自己點了一顆煙后,才說道:
“其實這種擔心也有道理。以前老許不總是說當一塊礁石么,什么大浪退去,誰光著屁股在裸泳,到時候大家就知道了。但現在很明顯的,所有圈子的影響力其實都在消泯,不光老許能察覺到,我也能。
天籟這幾個綜藝請的嘉賓現在也都是拿錢開道了。不過……說到底,我覺得影響不大,他一天在西北圈,或者說,一天有話語權,別人就都得向他低頭,別管多大的明星,到他這是龍得盤著,是虎得臥著。沒必要操這個心吧?也不算啥難處啊。”
楊蜜有些無語:
“王公公,怎么連你也不能體悟帝心呢?他擔心的是大環境么?”
王斯聰一怔。
“他真正擔心的是他要怎么選,明白么?……我剛才不是和你說了么,別的投資商就不提了,就說西影廠。西影廠的藝創中心你知道現在是什么規模么?它可絲毫不比當年西北圈占據電影半壁江山時候的規模小。
而且,它更自由,土壤也更肥沃。
你知道現在每個月有多少劇本往里面送,又有多少導演申請投資拍攝么?別的不說,11年的時候,西影廠列為重頭戲的項目,就五個?!饵S金大劫案》、《致青春》等等,一共就5部電影。
可你知道今年開年后,廠里上了多少個項目么?17個!而這17個項目,許鑫連劇本都沒看。因為他已經看不過來了,現在都是齊雷在看。
而且,廠里今年在擴招制片人,現在連制片人都不夠了。雖然我沒和許鑫說……但我說實話,我感覺按照現在這種擴張速度持續下去,西影廠在未來推出的一些作品……可能未必是特別好的佳作。
你想想看,現在咱們只是和京圈爭??砂凑账南敕?,一旦這種資本的洪流滾滾而來,那未來的項目只會越來越多,懂么?
我說句難聽的……要是沒他,西北圈到現在可能都死透了!我男人力挽狂瀾的把它給拉回來,可不是讓它在一場浪潮下來粉身碎骨的。所以他現在面臨一個抉擇,那就是要不要在繼續深入管理下去……”
王斯聰一愣。
似乎想到了什么,用一種不確定的語氣說道:
“可老許的志向不是……”
“對啊。絲路明年會去福州辦,那個組委會可是上面直屬管理部門,做好了,他應該就能進去了??涩F在,在他看到的未來里,拋開所謂的志向不談,他面臨著一個很重要的抉擇。
那就是,如果想要在這個大浪潮中,當一塊礁石,那么這塊礁石一定地基打的足夠深,風吹雨打巍然不動才行??梢坏┰恕赡芫筒粫倌敲醋杂闪?。
本質上,老王,你別忘了,他是一名導演。他有著自己的藝術追求,這是他的終身職業與熱愛!
可如果想扎根,那么他最好的選擇就是退居幕后,用自己的影響力,來幫助廠里、幫助圈子完成約束和規劃。我們拒絕那些草包,給一些踏踏實實演戲、導戲的演員、導演一份亂世到來還能追求藝術、追求電影本質的活路!”
“……”
這下,王斯聰徹底懂了。
懂為啥朋友那么發愁,看著簡直可以說是“眉頭緊皺”了。
因為本質上,這其實和大環境無關。
老許現在面臨的抉擇是,要不要為這塊礁石,犧牲自己的“事業”。
也就是身為一名導演的職責。
當然了,不是說他以后拍不成電影了。
只是,他以后一定會很忙。
因為一旦退居幕后……別的不提,就說當個制片人。
他要參與到導演的工作、選角的工作、甚至還有更多的幕后工作里。
這些工作乍一看不多,可實際上……很繁瑣的。作為天籟的執掌者,他很清楚這種工作有多么“麻煩”。
活不多,但很碎。
并且還要時不時的出差,檢查一下拍攝的成果……
在這種繁忙的節奏中,哪有時間能跟以前那樣,為一個劇本耐著性子打磨半年、一年、乃至兩三年的?
根本不可能。
可換個角度想,如果老許能退居幕后,那么他的擔憂基本也就可以說不存在了。
民營資本投資公司會怎樣不說,就說西影廠這塊在國內與國際都響當當的金字招牌,肯定不會出問題。
別的不說,就說那種投資人想用一個什么大流量草包當配角的事情,就永遠不會發生。
誰不知道老許的劇組是出了名的“清高”。
就算把角色給朋友,朋友的演技首先也得過關才行。
演技過關,導演靠譜,才能給觀眾呈現一個好故事。
“原來……老許糾結的是這個……”
王斯聰露出了了然的模樣。
接著就聽楊蜜問道:
“怎么樣?有辦法沒?……或者說,有啥想法沒?”
“唔……”
他微微搖頭:
“你也讓我琢磨琢磨,但這事情……我說實話,不好解?!?
“肯定啊,不然他能這么糾結?”
“嗯……”
說著,他捻滅了煙。
靠在椅子上再次陷入了沉思。
這時,楊蜜繼續說道:
“詩詩的意思是,不用急。”
“嗯?什么意思?”
“意思是許鑫年輕啊。他還不到30呢。她和我說,在曲藝行里,可能這五年流行西河大鼓,下個五年觀眾就喜歡相聲了。
藝術方面的事情,觀眾和藝人都是相互影響的。某個流派的藝人帶火了一個行當,大家一窩蜂似的涌進去,場場爆滿。但等那股新鮮勁消退后,江湖上就會有下一波新人入行。
放到咱們這圈子也適用。
她覺著,觀眾對于那些粗制濫造的東西,是有忍耐底線的,一旦忍耐底線沒了,自然就不會追捧了。
所以,她的意思是不用那么悲觀,觀眾能忍你一次,兩次,但絕對不會忍一個要演技沒演技,要啥沒啥,空有一堆熱度的明星在戲里出現三五次。
所以,哪怕以后真的就跟許鑫預料的那樣,大家都在找什么高人氣卻沒演技的草包來演電影,那最多也就是三五年的功夫,人們就會幡然醒悟,而電影又會跟經歷了輪回似的,回到原本的道路上來。
藝術是有“周期”的?!?
“……這話也有道理啊,她和老許說了沒?”
“沒?!?
楊蜜搖頭:
“這是我倆剛聊的,剛聊完,你找過來了。我還沒來得及跟他說?!?
“說什么?”
忽然,后面傳來了一聲迷迷糊糊的動靜。
倆人扭頭一看,就瞧見睡眼惺忪的許鑫光著膀子,就穿了個大褲衩的出現在落地窗前。
“你醒啦?”
楊蜜笑瞇瞇的說道。
許鑫點點頭:
“嗯,你閨女尿床了,得讓人過來換布草?!?
“……”
楊蜜嘴角一抽。
“這才多久?……剛才她睡之前沒尿?……萌萌呢???”
“我不知道啊。”
許鑫剛搖頭,王斯聰就來了句:
“我剛來的時候,看她和個帥哥教練在潛水呢。”
“……”
“……”
兩口子相顧無言。
幾秒鐘后,楊蜜跟認命一般,嘆了口氣:
“你的好助理?。 ?
許鑫同樣微微點頭:
“嗯,你找的好助理?!?
咱倆大哥別說二哥了。
這兩章其實并非車轱轆話,也不是說許三金要做圣人。而是最后收尾劇情的引子。
許鑫從來就不會做圣人,他的糾結是私欲的抉擇,而并非是要“人前顯圣“。
得交代清楚,不然心態轉換就會變得很刻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