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結束之前-《我是導演,我不比爛》
第(2/3)頁
但到了結局,比如有的讀者說喜歡看XX劇情,有的讀者說不喜歡,我就會下意識的去思考,這樣難免厚此薄彼。與其這樣,倒不如我按照我的想法來,一口氣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寫完它。
這是停更的原因。
而上一章大家也看到了,我選擇了一個很大很大的時間跨度。
《捉妖記》具體的劇情全部選擇了忽略。
其實這么寫主要是考慮到這大結局的節奏問題,如果過于詳細的寫,感覺會非常拖沓。
并且,15年,國內電影市場正式進入了井噴期,票房一下子高了起來,如果在這一年筆墨過多,會顯得非常的水。
我在書中反復提及,許鑫不是要做圣人,他只是做一個“下限”。而國產電影市場票房開始井噴后,這個下限的選擇,其實就很獨特了。
大家都在撈金,許鑫不撈。如果詳細的寫,很容易把許鑫寫成一個白蓮花。
況且,這圈子也是在這個時期陷入到各種諸如飯圈、通稿滿天飛的怪相之中,我覺得主角的選擇會在這個時期顯得很魔幻。屬于無論用怎樣的筆墨來渲染,都會顯得很“崩”,所以我選擇了這樣的處理方式。
不在放眼全圈子,而是專注于許鑫的眼前。
況且,捉妖記其實真沒啥可寫的,它唯一的作用,就只是定義主角不僅在藝術片上成就高,商業電影也依舊能打,僅此而已。
而這幾天,我不停的翻看我的大綱。
和各位說實話,大綱,我其實就做到了捉妖記這里。
因為在開書的時候我就已經想好了,當主角在商業上證明了自己后,這本書就會結束。
而前期我用了百萬字來描寫08奧運,到22年冬奧這里自然也不會再去下作的搞出個百萬字……不現實,而且冬奧期間有些劇情注定是不連貫也不能寫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