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揭開黑幕,疾風驟雨-《明朝第一國師》
第(1/3)頁
裹著豆大的雨點,強風席卷而至,驚得眾人各自避雨的同時,也將他們從儀式帶來的奇異感覺中,解放了出來。
“邵真人……”趁著混亂,夏言湊到了邵元節身旁,輕聲問道。
“故弄玄虛!”邵元節面帶冷笑,咬著牙吐出了四個字。
“那現在應該……”夏言又問。
邵元節很肯定的說道:“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設法把那塊黑幕揭開。只要讓皇上看到,京城好好的就在那里,雷火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就大功告成了。不過,揭幕的人恐怕……”
揭破天劫的貓膩,固然能削弱劉同壽的圣眷,但揭破的人,恐怕也會引起皇帝的不滿。最嚴重的情況,這種不滿很可能會演變成罷官去職,以至更甚。
能跟過來觀禮的,身份地位都不低,三品以下的,就只有翰林和言官,想讓這些人當炮灰可不容易。
“無妨,本官心中有數。”夏言一擺手,然后目光在人群中稍微搜索了一下,冷笑有聲:“偌大朝堂,正人君子總是有的……”
循著他的視線看過去,卻發現不是想象中的某位御史,而是身著紫sè官袍的侍郎,邵元節微微一愣,繼而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夏部堂慮事果然周全,那此事就拜托閣下了。”
“為國鋤jiān,理所應當。”輕聲答了一句,夏言更不遲疑,直接走向了選定的目標,“以中,鋤jiān的機會,就在眼前,你做好準備了嗎?”
謝丕jīng神一振,沉聲問道:“計從何出?”
“其實是……”夏言把邵元節的分析簡略說明了一下,各中利弊也是合盤托出,最后加重語氣道:“你可想清楚了?”
他問的沒頭沒腦。但謝丕卻心領神會,對他們這些老官僚來說,很多話原本就不需要說的太明白。
“朝中事,就拜托夏部堂了。”
“以中放心。”夏言意味深長的說道:“去了一個探花,自會還回來一個,老夫久聞令孫敏行素有才名,金榜題名之rì,應不遠亦。”
聽懂了夏言的一語三關,謝丕臉上一陣紅暈閃過,他供拱手。慨然道:“義之所在,固不敢辭!”
寫來話長,但若看在旁觀者的眼中,其實就是夏言在人群中游走,偶爾停下片刻,完全看不出異樣。除非是那些經驗眼光都不在夏言之下的有心人,才能從中看出些門道來,張孚敬就是其中之一。
見謝丕已經開始朝船舷方向移動。張首輔招招手,喚過了孫升,在后者耳邊低聲囑咐了一番。孫升神情不見變化。但目光卻變得有些凝重起來,待張孚敬說完,他匆匆向劉同壽走了過去。
雖然下起了雨,但畫舫上本就有防雨設施,雨勢雖大,船上的人倒也不至于直接被淋到,只是避不開被風吹進來的雨點就是了。即便沒有這個,為了增強真實感,劉同壽同樣要表現得敬業一點,他現在可不是在跳舞。而是在做法事,自然要風雨無阻才對。
“有異動!”
孫升不敢上前說話,只是匆匆在不遠處走過,然后打了個事先商量好的暗號。
劉同壽會意,手上劍訣不斷,借著一式小魁星。卻已經轉過身去,向楚楚打了個眼sè。女孩與劉同壽的默契更是早已達到了心有靈犀的程度,正向船舷方向移動的腳步頓止,手中一翻,那柄白玉拂塵赫然在手,合著劉同壽的舞步,做歌道:
“夢覺方知滄海沒,人間尚有桑田存,方寸之間有天地,歲月無痕化乾坤。”
雷雨隆隆,清音繞耳。比起雷聲,女孩的聲音既輕且柔,完全無法相提并論,不過,如黃鶯般悅耳的聲音,卻如海燕一般,在風暴中穿梭往來,不受阻礙的zì yóu翱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