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馳援-《希靈帝國》
第(2/3)頁
帝國星艦之外的飛船很好找,第六艦隊出征的時候帶著相當數量的仆從軍,很快我們就從文明共同體的艦隊里臨時征用了一艘航母和三艘運載駁船:這是他們最大的船了,雖然我們不確定發出求援信號的人到底有多少以及他們帶著多少東西,但曉雪表示帶幾艘大船過去有好處。除了這些船上原本的船員之外,我和曉雪以及神族條子五人組都將親自隨行,姐姐則留在帝國上將號鎮守本陣,順便看著后備梯隊和仆從軍打掃戰場――勤儉持家的姐姐,最喜歡看的就是往家里收拾東西的場面了,以前她看我往冰箱里放東西,現在她看自己的艦隊往機庫里倒騰宇宙飛船……
另外,潘多拉和維斯卡也奉命留在飛船上。兩個小家伙本來就對打仗之外的事情沒啥興趣,更不喜歡營救失事飛船這樣無聊的行動。而且她們還要檢查檢查自己的散熱器來著……
乘坐著文明共同體的航母,經過數次中距離的躍遷,我們抵達了目標區域。這里是一片極其明亮的太空區域,超大質量的星際物質――一半以上可以作為恒星燃料――聚集在一起,產生著激烈的核反應,所釋放出的超強射電以及光輻射可以在數百億光年外被觀測到,探測器顯示這個物質團的直徑在一點一二光天,當然。這是平均直徑:它的外表并不怎么“規矩”,看起來有點像是個起皺的橘子。這是一個類星體,在遠處觀察,它的形態有點像是恒星,但它超強的光熱輻射以及過于龐大的體積都說明這絕對與恒星不是一種東西,同時它相對“松散”的結構也與尋常意義上的單一星球有巨大不同。因為燃料富集,反應劇烈。這個太空奇觀的絕對亮度和輻射強度是一般星系的上千倍甚至更多――當然更遠遠超過了艦隊之前所停駐的那片暗星云。我們要使用視覺之外的感知方式來觀察這顆星球,因為它的亮度已經不適合以圖像的方式呈現在肉眼面前,當然,這對我們而言不是什么問題,心靈感知到的世界遠比肉眼中的萬物更加豐富多姿。至于航母上的其他乘員,那些來自文明共同體的普通種族。他們就需要借助各種設備來過濾類星體的光芒了。盡管這些種族經過了帝國的“晉升”,但他們還沒有強大到可以用肉眼直視類星體光芒的程度。
當然,也不可能承受這個炙熱天體的輻射。
而在這片被類星體占據的空間之外,一直蔓延五千萬光年的區域內,只有廣袤的死寂太空。沒有小規模的孤體恒星系。沒有星云物質,也沒有上述天體燃燒之后留下的灰燼。我們眼前的這個類星體在形成之初一定榨干了范圍內的所有物質,然后在很短的時間內用自己的輻射風吹飛了剩下的殘渣,它給自己掃出了一個干凈的庭院,便這么清清靜靜地在太空中安家落戶了。
這座文明共同體航母擁有扁平而寬短的艦體,在飛船艦首位置是一系列的觀測塔,我們現在就位于其中一個觀測塔頂端,在這里有一個長方形的大廳,可以讓人看看外面的太空景色。伴隨著機械的輕微摩擦聲,觀測塔的合金護罩緩緩落下,來自宇宙最亮天體的光芒透過看似脆弱的觀測塔結晶壁,毫無保留地沖進來,如同即將焚燒一切的熱浪一般,不過內層防護罩已經過濾了類星體的熱量以及百分之九十九的光度,陽光形成的烈焰只是錯覺。
航母以及三艘駁船正在越過類星體上空六萬公里的區域,對一個如此龐大的天體而言,一萬公里已經等于貼邊擦過,來自下方天體表面的熱柱攜帶著巨大的核燃料碎塊沖上太空,其中一個大概兩公里長的熾熱碎塊正好擦著觀測塔飛過去,看上去就好像一塊燃燒的大陸在倒轉的引力作用下墜入太空一般,蔚為壯觀。
“在類星體內躲藏,對跨世界的文明而言不算什么,”曉雪的眼睛中泛著白色光暈,她正在饒有興致地尋找那些躲藏在這一光天避難所中的那些“客人”,“唔,看來就是這里了,我看到……一,二……三,三艘飛船,上面有統一標識,暗紅色涂裝,沒發現類似武器的東西……起碼沒有明顯的強力武裝。看起來不是戰艦,如果不是初次離開家園世界的探索船,那就是和武裝衛隊失散了。”
“哈,真羨慕你跟你媽的本事,”冰蒂斯對曉雪說道,她已經進入神形態,現在正張開自己的華麗羽翼,迎著類星體的光芒,舒展腰肢,然后在我無語的視線中,這個我行我素的女流氓干脆把自己掛在了巨大的觀測窗上,“曬曬翅膀,曬曬翅膀,女孩子要注意保養……”
然后就見依爾森、莫妮娜和肯瑟仨施施然地也跟了上去,四個翼展達到三米的家伙瞬間就把半面墻給占住了:在類星體的光熱下曬太陽,這幾個貨也真稱得上是前無古人了。神族條子五人組里只有琳還算懂事,這個老實巴交的姑娘正乖乖地站在我后面。撓著脖子干咳。
哦,對了。之前冰蒂斯讓她幫忙在敵人的旗艦上開個洞,于是這姑娘嘎嘣脆地在星際合金上咬了個窟窿出來,她現在這是噎住了還沒緩過勁來么?
正在這時,我注意到觀測塔外的“地平線”正在上升,飛船艦載主機的廣播隨之傳來:“定位完成,確認質量體坐標……本艦開始下沉,護盾及各項過濾級別提升百分之十,可能會有輕微震蕩。全員做好常規防沖擊準備……接觸物質濃度分界線。”
一陣不甚劇烈的晃動從腳下傳來,航母接觸了類星體的氣態外殼,并開始快速下沉。類星體這樣的天體,其外層并非固態而是氣態,因此它沒有真正意義上涇渭分明的“外殼”,然而在它表面仍然存在一個較為明顯的分界線,劇烈的核反應和類星體本身的超強引力互相拉鋸。在星體表面形成一個氣體物質密度極大的邊界,猛烈的氣旋和動蕩不安的熱浪在這個邊界上快速旋轉,由此產生一個動態平衡,便形成了一個并不固定的“外殼”。這個外殼始終在變化,偶爾它會向外擴展上萬公里或者向內收縮上萬公里。剛才眾人腳下傳來的震動,就是航母接觸到這個分界線上的氣旋后所產生的。如果是常規文明――那泄未能掌握空間定錨技術以及特殊護盾的文明所制造的飛船。在這一層基本上就百分之百要解體了。不過文明共同體的飛船面對這種環境就只會有些震動。當然,假如我們開著一艘帝國星艦過來的話,恐怕連震動都不會有:希靈科技制造的空間遮斷器能輕松阻斷類星體表面這點風暴,甚至不用讓護盾消耗哪怕百分之一的能量。
通過觀測塔的結晶窗向外望去,通過肉眼目視已經根本看不到任何東西。遠遠超過成像閾值的光芒充盈了周圍所有的空間。用肉眼看過去,你只能看到類星體內部是光和熱組成的無盡風暴。普通生物的眼睛在這種環境下只要一毫秒就會被燒毀,而即使是我們,也很難在這種耀目的環境下“看”到什么東西。
不過我們可以用心靈視物,在精神掃描的范圍內,暫時還沒有發現那些求援者的身影。
“他們應該注意到我們了,不過沒跑,”曉雪直視著觀察窗外那些綿延數十萬公里的熱核烈焰,她的目光穿透無窮無盡的光熱海洋,直達類星體的內部,“打信號,就說我們是來救援的。”
之前我們已經破譯過對方傳來的求援信號,因此知道和對方建立通訊所需要的頻率和編碼方式,很快,一條表示友善以及人道主義援助的信息便被發送出去,而且幾乎是瞬間得到了回應:似乎對方已經等我們主動開口等很久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