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茍一葦點點頭:“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每月交割丹金價值大概就只價值五六萬靈石,我覺得……” 陳淮生立即懂了。 五六萬靈石,說來也不少,但是要請動陳淮生那位起碼是“筑基”的朋友,恐怕就有些不劃算了。 人家拿去大頭,留給陳淮生和茍一葦二人的,就不多了。 當年漢州道院那一場也是十萬靈石的收益,這都隔了幾年了,反而生意越做越小了,沒這個道理。 五六萬收益也不錯了,茍一葦拿兩萬,自己拿三四萬,三四萬靈石也夠自己白鹿道院頂一年了。 不過的確少了一些,干一票頂一年,若是能頂個兩三年最好。 可以留作備選。 “那東河魚市呢?我們去搶魚?”陳淮生覺得有些好笑,風浪越大,魚越貴? “呵呵,別小看東河魚市,每日成交的各種靈魚起碼是上萬斤,一些名貴靈魚,一尾上百斤,賣出兩三千靈石也很正常,還有一些更加特殊的魚種,價格奇貴,比不上赤鯽,但也差不了多少了。”說起東河魚市,茍一葦就眉飛色舞。 “哦?”陳淮生覺得自己還是小看了一個魚市的交易量,“那這每日成交量也得有十萬靈石以上?難道我們真的去搶魚?可就算是搶到魚,但怎么出售?也不劃算啊。” “不一定。”茍一葦沉吟著道:“東河魚市的變數更大,如果要選擇這里,就得要好生謀劃,得等到有大客戶交易名貴魚種的時候,有時候就是那么幾桶魚,可能就得要價值數萬,另外我們也未必就要局限于魚身上,只要有人帶得有足夠靈石,一樣可以作為目標。” 單憑這一點,陳淮生就知道茍一葦是個合格的老手,這思路想法比自己這種外行要廣闊得多。 “如果在東河魚市下手,相當于是打擊了月廬宗的財源,這里每年給月廬宗上繳的交易金可不少。”茍一葦繼續道:“另外像天云宗、花溪劍宗、太華道這些大趙宗門也都經常去東河魚市采購。” “你既然這么說,那東河魚市的防御恐怕就不簡單了。”陳淮生摩挲著下頜,“你肯定有什么特殊的想法才對,說吧。” *** 求100票!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