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覆漢》
第(3/3)頁
這個消息雖然早在預料之中,卻還是重要至極,所以公孫珣依舊沒有忘記轉達給自己那位在塢堡中固守的舊交老友。
六月十三日,成廉、魏越復引三千騎兵來援,并捎帶來了董卓親弟董旻的人頭……當然,也被公孫珣送入了萬歲塢內。
六月十五日,馬騰韓遂舉涼州盤踞兩萬眾來到距離郿縣數十里外的美陽城北,卻又在聽聞董旻身死的消息后選擇逡巡不前。
六月十八,郭汜在左馮翊黃白城被當地一亭長所擒,轉送到追兵太史慈處,其人聽說要被送到萬歲塢前,以無面目對董卓,自請被處死,而太史子義憐其人尚有幾分忠心,便保其全尸,葬于當地。
翌日,韓當、高順、戲志才引全軍主力與白馬義從趕到了萬歲塢前,繼續合圍董卓,而公孫珣也終于得知,呂布倉惶逃回長安城,如今被城中執政者王允接納的消息。
六月下旬,王修、婁圭、田豐三人盡發河東、太原良家子五六萬眾渡過蒲津,沿途掃蕩地方、收納官府,并屯兵兩萬于長安城下。
消息傳來,馬騰韓遂遞交降表,愿交質子,請為衛將軍侍從。
而七月初一,秋季的第一個夜晚,飛馬當空,銀河斜掛,更有流星無數劃破夜空……而第二日,看了一夜流星雨以至于失去耐性的公孫珣向已經出現懸索逃兵的萬歲塢中送去了一封書信與一件舊物。
舊物,自然是那柄二人初識相交的憑證,也就是那柄‘項羽之斷刃’,對此,已經肥胖到連樓都不愿意下的董卓早有所料。
至于書信,打開來看也不過區區二十字而已。
正所謂:
人生六十年,
如夢亦似幻。
有生斯有死,
董公何所憾?
“公孫文琪以為一封書信就能逼我去死嗎?”滿身酒氣的董卓拍案大笑,然后環顧左右。“今日敗是敗了,可要我拱手讓出首級,卻也未免小瞧了我吧?諸位,可有人愿隨我殺出去,便是死在路上,但只要能讓公孫小兒驚上一驚,也不枉此世間走一遭?”
周圍一片沉默,而董卓細細看去,卻是忽然清醒了過來。
原來,此時此刻,堂下只有一個男子而已,乃是其人身側多年的軍事智囊,長史劉艾,之前就是他從城墻上接信,然后送過來的,此時聞的自家主公的酒后之言,卻也只能是立在堂中閉目以對罷了。
至于其余滿堂侍立者,竟然全都是他的姬妾、美女,并無一兵一卒。
“我董仲穎是怎么落到今日這個地步的呢?”董卓撫刀而嘆,恍然若失。
—————我是扶刀而嘆的分割線—————
“張既字德容,馮翊高陵人也。家富而門寒,年十六,為郡小吏。漢末,董卓亂政,太祖以賈詡計,入潼關趨五百里至郿塢,困董卓。時人心未定,蒲津戰事未平,關中人心固有向背之意,尤不敢明為之。既勸郡守盡發郡卒往助太祖,以成大計,郡守猶疑,既乃自捐家,得千人,假郡中旗鼓而往。太祖見之大喜,顧左右言:‘此子膽略非常,固關西種也!’”——《舊燕書》.卷七十四.列傳第二十四
PS:繼續獻祭新書——《趙公子》,作者半城流煙,戰國文,長平之戰后開局,新書中成績挺不錯的一本書。
。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