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牌面-《國王》
第(1/3)頁
牛騎兵」,最大的難點還是在于成本。
農耕時代,牛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在大多數時間,牛的身價都超過人。
為了開荒大業,從哈德遜入主山地領開始,就大力發展養牛業。先后從外界購進了數百頭種牛。
發展到了現在,山地領已經發展到了牛群過千,只是小牛占據了很大的比重。
考慮到領地的發展需要,也不能全部抽走。何況普通的耕牛,也不適合上戰場。
真正滿足要求的,只有那些體力、耐力、爆發力均提高的變種牛后裔。
時間終歸是太短,變種牛后裔都處于成長期,除了那頭種牛外,剩下的都屬于未成年。
就算是降低標準,一歲半以上的都算進去,也不過區區兩百多頭。這么多點兒數量,明顯不能滿足需求。
作為一支軍隊的核心平臺,重步兵看似不顯山不露水,卻是大規模野戰中最重要的兵種。
按照計劃,哈德遜可是準備按照總兵力的十五分之一進行配備,即:武裝一千名重步兵。
至于其他貴族私軍中的重步兵,那是小弟們自己的事情,他的手還沒有那么長。
貴族領主有服兵役的義務,但兵種配備的自主權卻非常高。哈德遜既無權干涉,又沒必要干涉。
涉及到自己小命的事情,貴族老爺們從來都不會掉以輕心。就算配備不合理,也不會差得太離譜。
搞這么多重步兵出來,除了增加野戰能力外,最主要的還是扛揍,且士兵生還率高。
有鎧甲、盾牌保護,能夠阻擋敵人的大部分攻擊。往往一場戰爭打下來,重步兵的傷亡率不及其他士兵的十分之一。
精銳培養不易,損失太大哈德遜也受不了。雖然做好了隨時獨自「戰略轉進」的準備,但那是無力回天的情況下。
能夠打贏,沒人愿意選擇倉皇逃竄。想要打勝仗,增加部隊的實力,無疑是關鍵因素。
除了成本高了一點點、移動速度慢了一點點外,重步兵幾乎沒有明顯的短板。
牛不夠,那就只能由別的牲口來湊。
「駑馬騎兵」、「騾子騎兵」、「驢騎兵」,都可以給安排上。
反正又不指望,他們和獸人騎兵對砍。僅僅只是馱著重步兵前進,保存士兵的體力,提高行軍速度。
當然,若是欺負某些戰斗力只有五的獸人渣渣,直接把他們當騎兵用,也不是不行。
大雜燴的坐騎配備,最大問題還是后勤。
相對而言,牛是最好養的。一捆草,搭配點兒飼料即可搞定。
騾子、驢、駑馬,養起來也不費力。真正需要操心的還是戰馬。
草料,那是平常時期吃的,戰爭時期必須要吃糧。
為了營養均衡,豆類、麩皮類、谷物類都必需要有,甚至有時候還得加雞蛋。
伙食標準直逼貴族老爺,比普通士兵金貴多了。
配備的牲口數量越多,就意味著后勤壓力越大。幸好這種戰爭不需要自備干糧,不然哈德遜能夠當場崩潰。
重步兵有了,弓箭手自然也少不了。對方缺少鎧甲防護的獸人大軍,弓箭手往往能夠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五百名弓箭手,這是哈德遜能夠拿出的大半家底。配備的都是阿爾法王國強弓,最遠射程可達三百米。
弓長1.5米,弓身采用的是上等木材制成,弓弦是大麻纖維。
同普通弓箭的最大不同在于,這些強弓制成后,需要經過特制的魔法試劑浸泡三天。
加料的弓箭,威力自然非同一般。一名合格弓箭手射出的箭失,可以輕松的穿透皮甲、布甲,甚至一些鐵甲也能被擊穿。
不光打小兵厲害,就算遭遇獸人精銳,這些強弓手們也能夠發揮不小的作用。
畢竟,重步兵始終只是少數。人族一方裝備的都不多,獸人大軍裝備的就更少了。
受限于生產力水平,獸人帝國的鐵產量一直不高,在武器裝備上遠遜于人族。
一共五千大軍,騎兵+重步兵+弓弩手就占了五分之二,剩下的兵種配備自然要減少。
幸好還有小弟們的一萬大軍,不然這種不合理的兵力配備,到了戰場上一準嚇獸人一跳。
不等去嚇獸人,哈德遜自己先嚇了一跳。
按照計劃,五千大軍居然配備了一千匹戰馬外加兩千多頭牲口。
毫無疑問,這種比例是極為不正常的。
削減必須削減,帶著這么多牲口出征,簡直就是后勤的噩夢。
成本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一下子抽調這么多牲口離開,山地領的開荒事業頃刻間就要遭受重創。
首先開刀的是重步兵,一人一牲口實在是太奢侈了。必須換成牛車、馬車或者是騾子車,減少牲口數量。
平常時期行軍,鎧甲放在車上,士兵完全可以步行。
只有進入危險區,隨時可能和獸人大軍發生遭遇戰的地段,再套上鎧甲乘車前進。
兩千里路途中,真正的危險區不過前線那百八十里地,重步兵需要代步的時間并不多。
短時間需要提高牲口載重力,完全可以依賴魔法藥劑。雖然奢侈了一點兒,那也比帶著大量牲口上路的強。
重步兵的牲口需求砍了,騎兵的一人雙馬也要變成單馬。作戰的時候上馬,平常時期和步兵一樣兩條腿趕路。
(備注:騎兵一人雙馬,包括一匹戰馬一匹駑馬。)
對一位不準備主動搞事情的將領來說,以略微犧牲機動性,換取后勤壓力降低是完全值得的。
剩下的沒法削減了。斥候、通訊兵、軍官的機動性,必須要保障。
一千匹戰馬數量不變,其余牲口數量,卻被砍下來了一半。
雜役也不需要了。王國規定了戰兵數量,連戰馬都不能頂替,更不用說雜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