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零六章、戰后余波-《國王》


    第(2/3)頁

    “恭喜陛下,此戰之后公國在戰略上的被動局面將徹底逆轉。

    或許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夠收到哈德遜元帥出征東戰錘王國的消息。”

    赫爾切格宰相興奮的說道。

    原本大家都做好了兩線作戰的準備,萬萬沒想到哈德遜一出手,就搞定了一路敵軍。

    盡管奧古斯堡一線的上古遺族聯軍還有數十萬,但昨夜的一戰還是從根本上改變了雙方的實力對比。

    戰爭打的就是軍心士氣,援兵抵達之前,受潰兵影響莫西公國軍心渙散,十分的戰斗力只能發揮四五分。

    現在情況逆轉,輪到上古遺族聯盟頭疼了。

    軍心士氣受挫,兵力又分散在各地鎮壓反抗武裝。這么明顯的戰機,他們都能夠看出來,沒道理前線的主帥發現不了。

    反擊戰爭一開始,戰場就從莫西公國轉移到了東戰錘王國。北方各省有了喘息之機,公國的戰爭潛力將最大限度的保存。

    要是反攻進展順利,還能夠影響奧頓公國一線,逼迫敵人抽調兵力回援,后續的戰爭就好打了。

    “現在還不是慶祝的時候。

    阿爾法王國這次派出的援兵數量不多。名義上是十萬大軍,實際上卻只有三萬五千人。

    雖然都是精銳騎兵,但這么點兒兵力,也只能在野外打遭遇戰。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哈德遜元帥也不會留下俘虜。要知道以往上一次獸人入侵時,他可是一個俘虜都沒留。”

    喬治搖了搖頭說道。

    事實上,這是他想多了。

    上次獸人入侵,哈德遜不留俘虜,那是因為留不下俘虜。

    阿爾法王國和獸人仇深似海,下面的人見了獸人恨不得生吞食其肉,留下俘虜就是和官兵們對著干。

    加上王國高層的態度明確,直接下令不要俘虜,哈德遜自然不會為了一群獸人違反軍令。

    到了戰爭后期,為了分裂獸人帝國,哈德遜可是故意放過附庸種族不打,專門逮著五大皇族狠揍。

    如果不是人族聯盟介入后,哈德遜被打發去搞后勤,喪失了戰爭主導權,沒準獸人帝國早就四分五裂了。

    現在的情況也是如此,看似哈德遜打的是軍事,實際上他是連政治仗在一起打。

    只不過這種玩兒法,不符合亞斯蘭特大陸的主流,沒有現成的桉例可以借鑒,大家一時半會兒沒看明白。

    “陛下說得不錯,如果光上古遺族聯軍一個敵人,接下來的戰爭我們勝算確實很大。

    可除了這個敵人之外,還有剛剛加入戰爭的精靈族。

    坎特魯、烏斯達、菲克三大公國長期受到精靈族的壓制,自身軍事實力有限,根本就抵擋不了多久。

    一旦三國淪陷,精靈族大軍很有可能會在奧頓公國和上古遺族聯軍會師,那才是公國真正的生死考驗!”

    雷納托伯爵潑冷水道。

    為了穩住精靈族,不光阿爾法王國在努力,莫西公國做得實際上更多。

    怎奈想法很美好,現實卻非常殘酷。

    涉及到種族戰略安全,不是靠外交手段就能湖弄過去的。

    “精靈族的威脅,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不過現在我們要先解決了上古遺族聯盟。

    馬丁斯伯爵,你代表公國親自去奧古斯堡前線,向哈德遜元帥詢問接下來的戰略部署,順便安撫一下軍心。

    前線有什么需要,公國將竭盡全力配合。

    如果能夠趕在精靈大軍抵達前,重創上古遺族聯盟,后面還有的談?!?

    喬治一籌莫展的說道。

    勝利令人欣喜,但不斷惡化的國際局勢,還是讓他內心不安。

    一度他都想要讓哈德遜率領援軍南下,先去解決來自奧頓一線的上古遺族大軍,省得精靈族大軍殺過來時,沒人去抵擋。

    好在理智終歸占據了上風。阿爾法王國的援軍可不歸他指揮,要是下了命令人家不買賬,那就尷尬了。

    過程不一樣,但最終的目標,大家都驚人的一致——把精靈大軍給湖弄走。

    在內心深處,喬治甚至做好了思想準備,等大陸戰爭結束之后,就在人族聯盟之中活動,鼓動聯盟對精靈族實施戰略打擊。

    】

    人族作為大陸霸主,針對任何一家異族采取行動,都可以輕松打殘對手。

    當然,龍族和海族不能算。

    前者變態數量太多,后者的生活區域,乃是人類的禁區。

    ……

    翡翠宮。

    因為距離的緣故,凱撒四世收到捷報的時間要略晚一些,不過勝利帶來的喜悅心情是不變的。

    開局就取得大勝,讓原本對這次行動還有所遲疑的大臣們,全部都改口唱起了贊歌。

    在勝利面前,武裝拉練變成戰場突襲的事情,到了眾人口中也變成了“隨機應變,把握戰機”。

    沒有毛病,趁敵人攻城進行到一半發起突襲大獲全勝,妥妥的戰爭經典桉例。

    聰明的貴族,都暗中拿出了小本本,將自己了解到的記錄了起來。

    這些都是后輩們,未來學習的教材。在沒有軍校系統培養軍官的時代,軍官培養全靠老一輩的經驗積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