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簡陋的五年計劃-《國王》
第(3/3)頁
力爭在五年內,實現蔬菜自給自足,繼續發展壯大畜牧業和漁業,推動輕工業的發展······」
從雅各布手中接過文件后,哈德遜自顧的看了起來。
五年計劃是在他的授命下出爐的,但他只給出了發展方向,具體計劃全部都是政務部自行完成的。
先進與否不重要,關鍵在于要「適合」。近東的特殊環境決定了:雪月領不可能按照正常步驟發展經濟。
常規的「以農為本」經濟模式,在這里就完全不適用。
本著不能讓獸人占便宜的原則,除了必須要開墾的菜地之外,政務部給出的農業發展方案,主要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
都是需要二次加工的,在未成熟之前,排不上什么用場,某些植物還是帶毒的。
就算是被獸人搶了去,他們也沒有二次加工的能力,只能浪費時間。
在這種背景下,作為領地主要食物來源的畜牧業和漁業,自然就成為了重點發展產業。
畜牧業才剛剛起步,只能為軍隊提供一些奶制品,牛羊肉依舊屬于奢侈品。
反倒是漁業的發展,對領地的影響最大。哈德遜不是吝嗇的領主,魚貨產量增加之后,領民的飲食也跟著發生改變。
尤其是年輕一代,已經不再是滿臉的菜色。干起活來,都比以往更有力氣。
軍隊更不用說,作為哈德遜老爺的寶貝,伙食標準已經向王國常備軍看齊。
哈德遜在軍中威望高,一半是戰場上打出來的,一半則是用高標準伙食喂出來的。
以一己之力拉高了王***隊的伙食標準,奠定了他在軍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搞得后面的軍需官,從上任開始就忍不住罵娘。全部都以標準化明確了下來,完全就是在斷他們的財路。
偏偏王國又重視軍隊發展,哪怕是戰爭結束了,大人物們的視線也沒離開過軍隊,大大壓縮了他們的操作余地。
「工商業」,在雪月領完全就是一個怪胎。
要說工商業不發達,每天進進出出的貿易量,都快能夠趕上王都了。由此產生的交易稅收,更是王國之最。
要說工商業發達,偏偏雪月領啥也沒有。硬要往上湊,那么重工業是修船,輕工業是曬鹽、腌制咸魚。
其他產業?
或許還有幾個手中作坊,在新月港的某個角落里扎根,反正哈德遜是沒注意到。
都是一馬平川的大草原,礦產資源相對匱乏,幾座儲量低的可憐的金屬礦,幾乎沒有開采價值。
重工業先天不足,只能發展輕工業。就連輕工業也是依托在農業和畜牧業之上的加工業,必須要和這些產業同步發展。
再往后翻,就是城市規劃建造,道路規劃改造之類的方案,整個五年計劃字里行間都充斥著「粗糙」。
粗略的看了一遍,哈德遜很不滿意,偏偏又挑不出毛病來。
時代不一樣,規劃自然也不一樣。就比如說:道路交通。
運輸方式以牛馬為核心的時代,只要保持兩輛馬車相向而行即可,三四米的寬度足夠了。
有超出也是小問題,兩邊都是草地,不會影響車輛正常通行。
很多低端在大草原上修修補補,就能夠充當官道使用,哈德遜自然不會花大力氣去建造「馳道」。
成本
更高的水泥路,那就更不用想了,他又不是錢多燒的慌。
任何時代,成本都是第一要素。滿足當下需求即可,未來運力要求增加,那是未來的事情。
領地的勞動力一共就那么多,顧了這頭就顧不了那頭,只能挑最需要的發展。
反正雪月領一共才十幾萬移民+十幾萬奴隸,除了幾尊城市周邊之外,剩下的地區連人影子都看不到,更談不上交通需求。
「先按照計劃執行吧!后續再跟著實際情況,進行局部地區調整。
農業領域的布局還不夠,雖然是種植經濟作物,但灌溉也是一個大問題不能完全依賴自然灌溉。
領地之中也有不少小河小溪,這些現成的資源,都可以利用起來。
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地理條件,修建水庫、堰塘,以滿足······」
說到了一半,哈德遜發現自己在干蠢事。這些基礎設施確實重要,但在魔法世界完全不需要使用人力。
單純依靠人力,一座大水庫就需要十幾萬勞動力,苦干好幾年。
以馬克西姆體型,在地上打個滾兒,就是一座不小的堰塘。多翻滾幾下,一座水庫就出來了。
當初哪條人工運河就是一個例子,原本幾十年的工程量,在貝爾斯登的幫助下短短數年就完工了。
當年的貝爾斯登,可沒有現在這份實力,要不然施工進度還會更快。
現在還多了馬克西姆這個干活好手,要是把這兩位動員起來,那些需要幾年、十幾年的水利工程,完全可以在幾個月內完成。
這幾個月時間,主要是人工輔助修建閘門、水渠,實際施工時間可能就是釋放魔法的一瞬間。
唯一的難題就是這兩位大爺,一個比一個懶惰,忽悠他們干活有些困難。
遲疑了一下,哈德遜的話風突然一變。
「水利工程,你們負責選址規劃即可,施工問題我負責想辦法,你們派人跟著善后就行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