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兩百三十章、起風了-《國王》


    第(2/3)頁

    假如有人出價足夠高,用我這條命給大家換一個未來,也未嘗不可!”

    隆希笑呵呵的說道。

    拿命替手下人換取未來,他自然沒有那么大公無私。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現在他已經不是光腳的了。

    不考慮自己,也要考慮家人。

    他活著的時候,還能夠給家人以庇護。但因為年輕時代一味的追求實力,現在已經堆砌了一身的暗傷,根本就沒幾年好活的。

    七月會的身份,已經成為了家人最大的安全隱患。

    他活著的時候,還可以借助會中的力量予以庇護。一旦自己故去,家中的幾個孩童,可守不住這份家業。

    最好的選擇,就是提前完成身份洗白。要是再能夠賣大家一個人情,那就更好了。

    相比邪教組織,貴族世界的吃相還是要好上很多。

    尤其是剛剛洗白上岸的,更需要一個好名聲。欠下人情的主,自然會予以回報。

    ……

    “元帥,七月會的高層想要和您談一筆大生意。搞得非常神秘,我動用了會中的全部人脈,還是沒有能夠打探出來。”

    凱特萊男爵神色嚴肅的匯報道。

    最近這些年,看似凱特萊沒有多少變化,但手中的實際權力,卻是大幅度增加。

    靠出賣七月會,在哈德遜這邊獲得了信任;又靠哈德遜的支持,在七月會內部不斷增強影響力。

    發展到現在,凱特萊男爵在近東地區也是一號人物。如果不是處境太過尷尬,最少也能夠撈到一個郡守的位置。

    沒有辦法,出身北地貴族集團,又捅了這個利益集團一刀。加入了七月會,又出賣了七月會。

    甭管是因為什么原因,這種反復無常的人,在政治上都不會受待見。

    哪怕獲得了哈德遜的支持,到了王都之后,凱特萊的郡守任命,還是被打了回來。

    北地五大家族的報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王國高層不待見叛徒。

    本來壓制中小貴族,就是潛規則。要是再讓叛徒身居高位,權貴們那就更睡不著覺了。

    作為知情者,哈德遜非常理解凱特萊男爵的選擇,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迫不得已!

    人一旦有了軟肋,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孤身一人的凱特萊是強大的,可擁有妻兒老小的凱特萊,就不再無懈可擊。

    背叛北地貴族集團,那是被七月會逼著納出去投名狀。雖然沒有把刀架在脖子上,但只要當時敢拒絕,妻兒老小都要跟著一起去見晨曦之主。

    出賣七月會,那就更簡單了。本身就是哈德遜在幕后推手策劃的,區別只在于沒有玩兒強逼,只是讓凱特萊意識到七月會沒有未來。

    沒有哪個做父親的,想要孩子頂著邪教徒的身份生活。想要從邪教組織脫身,不可避免的需要付出代價。

    何況哈德遜的要求不高,僅僅只是讓他悄悄去挖七月會的墻角,又沒有要他公開和七月會決裂。

    凱特萊也沒有令哈德遜失望,挖墻腳能力超強,直接在七月會內部拉起了一個派系。

    靠著手中的實力,硬是讓七月會總部不敢和他們翻臉。明明當了叛徒,最后還是因為利益,讓雙方維系著面和心不和的場面關系。

    理解歸理解,但用起來還是免不了遲疑。有人幫忙做惡人,哈德遜也是樂見其成。

    現在這種局面最好,榮華富貴哈德遜都已經給了,壓制凱特萊男爵名與器的是王都,不能怪他這個老大不仗義。

    偏偏在亞斯蘭特大陸,最重要的就是名與器,沒有這些東西加持,混的再怎么牛逼,凱特萊依舊只是一個小貴族。

    想要做大,那是不可能的。七月會的那幫人能夠被拉過來,主要是他背后有哈德遜的支持。

    光靠自己的名頭,誰會買一個男爵的賬啊!

    “告訴七月會總部,想要做大買賣,那就先拿出誠意來。藏著掖著,不是做買賣的人!”

    哈德遜面不改色的說道。

    挖墻腳的事情對雙方來說都見不得光,在窗戶紙沒捅破之前,雙方依舊算潛在盟友。

    私底下,雙方的商業往來就沒有停過。尤其是在針對北地五大家族的時候,雙方更是多次進行過合作。

    不過這些都是過去式了,窗戶紙早晚都有捅破的一天,雙方已經開始互相提防著對方。

    在這種時候,七月會的人找他談大生意,哈德遜不得不懷疑里面有坑。

    當然,如果是針對北地五大家族的行動,那么另當別論。

    ……

    阿瓦拉特王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代表團順利的帶回了考察結果。

    看得出來,此刻大家對改革寄予厚望,希望能夠通過內政改革,讓王國重回大陸強國之列。

    然而矛盾的焦點,也匯聚到了考察結果上。

    法蘭克、伊利比亞、阿爾法三大王國的政體,雖然核心思想都是貴族至上,但到了具體細節上卻又都有各自的特點。

    甭管抄誰的作業,王國都會有一部分人的利益嚴重受損。或許改革成功之后,能夠通過其他方式彌補回來,但誰知道呢?

    根據以往的政治經驗,那是誰先為了大局做出讓步,誰就要在改革之中吃大虧。

    局面一下子就僵持了下來,包括改革派內部,愿意為改革犧牲自家利益的,也只是極少數。

    很多改革派大佬,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時,都變得保守了起來。

    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搞。說好的進行變法,到了實際行動中卻是處處碰壁。

    原本載譽而歸的彼得親王,現在也變得處境尷尬了起來。很多貴族對考察結果產生疑慮,認為上面記錄的資料太過片面。

    作為改革派領袖的格雷納梵公爵,一樣是頭疼不已。明明發現了很多問題,可以靠改革解決的,偏偏到了具體執行的時候,就發生了亂子。

    改革法案出臺了一部又一部,結果卻是政令不出王都。各地的貴族都有高度自治權,壓根兒就不理會王都的命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