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章、朝堂動蕩-《國王》
第(2/3)頁
哈德遜趕往王都參加會議時,已經是查理三世登基的半個月后,教廷和伊利比亞已經在國際上號召人族各國組建干涉聯軍。
政治上反應遲鈍,本身就是一種表態。要不是為了合群,哈德遜懷疑今天這場會議,都有可能不會召開。
查理三世稱帝,阿爾法王國肯定不能承認,這是原則性問題。不過出兵干涉,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步入王宮大殿,感受著會場氣氛,哈德遜只能用一個詞形容“冰火兩重天”。
除了凱撒四世這個國王非常不高興外,其余人對查理三世稱帝的問題,大都是無所謂的態度。
當然,心里可以無所謂,面上肯定還是要進行批判的。可惜大家看熱鬧的心思太重,批判的戲沒有演好。
哈德遜也隨大流跟著罵了查理三世幾句,然后就坐在位置上,悠閑的喝起了茶,吃起了點心。
有人開了頭,自然不會缺少效仿者。本來嚴肅的會議,瞬間變成了喝茶交流會。
作為老大的凱撒四世,對這一切非常不滿。只不過在阿爾法王國,沒有“御前失儀”這條罪名。
小貴族失了禮儀,會被認為沒有教養,要被貴族圈嘲笑。擱在大貴族身上,這就是不拘小節。
遙想當年,哈德遜就沒有少被人內涵為土包子。一直到他成為王國的元帥,這種局面才發生改變。
曾經那些得罪冒犯過他的,一個個都備上厚禮,灰溜溜的跑過來賠罪。
作為一名大度的貴族,哈德遜自然是不會和這些小人進行計較。只不過這些家伙的日子,還是不怎么好過。
這就是權勢帶來的威力,哪怕哈德遜什么都沒有做,一樣讓這些得罪過他的小人日子過的舉步維艱。
看似沒有報復,實際上比出手報復更可怕。因為人是同情弱者的,尤其是關系錯綜復雜的貴族圈。
哈德遜真要是出手針對報復,必定會有大貴族出來撈人。反倒是什么也不做,讓這些家伙更難受。
寶貴的家族人脈關系,都是用來救命的,可不是用來隨便消耗的。受點兒委屈,大家真不一定能看見。
見吃瓜看熱鬧的隊伍不斷壯大,凱撒四世的心情越發糟糕了起來。眼前這群大臣實在是太討厭了,一個個的都不和他交心。
“砰!”
猛的一拍巴掌之后,凱撒四世沖眾人厲聲訓斥道:“夠了!
今天是讓你們過來開會議事的,不是聽你們罵人的。
要罵查理三世,就去法蘭克王國罵!在這里罵的再狠,人家也聽不到!”
老大突然發火,群臣也被嚇了一跳。不過大家并沒有發現原因在自己身上,一個個的只當國王心情不好。
內心深處,還有人懷疑是不是國王又和王后吵架了。
自從王子發生意外之后,國王和王后這對模范夫妻的感情生活,就出現了問題。
當然,這是國王的家務事,大家是不會傻乎乎的摻合進去的。
至于凱撒四世的提議,大家默契的裝作沒聽到。在自家的地盤上口嗨,沒有什么關系。
要是跑去法蘭克王國,怒罵查理三世,那就是真心活膩了。
“陛下,關于查理三世稱帝的問題,其實也沒什么好議的。
這種不顧各國反對,強行登基上位的行為,我們肯定要加以譴責。
不過干涉聯軍,就沒必要參與了。前面五國聯盟建立過程中,法蘭克人是出了大力氣的,正好趁機還上這個人情。
就算是不參與,外界也能夠理解。我們和晨曦教廷不對付。有他們的地方,就沒有我們。
干涉聯軍是教廷組織的,王國豈能加入!”
宰相紐芬蘭大公的話音剛落地,凱撒四世怒氣就再次上涌了起來。
站在王國的立場上,這么干肯定沒毛病。阿爾法王國在南大陸沒有什么利益糾葛,口頭上譴責幾句表明姿態就足夠了。
可是從國王的角度出發,情況就截然不同了。原本大家平起平坐,現在突然有人想要竄到前面去,壓過其他人一頭,這豈能忍受?
更糟糕的是查理三世登基稱帝,還宣布延續人類最后一個統一帝國的法統,更是對所有君主的一次挑戰。
默認查理三世稱帝,豈不是相當于變相的承認法蘭克帝國是人族正統,他們這些國王只是一路不安分的諸侯王?
就算是王國不方便出兵,也要象征性的派出遠征軍,強勢表明阿爾法王國的政治立場。
“宰相,您已經老了!
國與國之間,哪來什么人情。一切從王國的利益出發即可,何必在乎法蘭克人的感受呢?”
凱撒四世的話剛說完,大殿內的氣氛一下子就緊張了起來。作為君主說一名臣子老了,這不是擺明要趕人回家么?
要是讓其他人離職,大家也能夠理解。眼前這位紐芬蘭大公可不是普通的王國宰相,同樣也是王室的核心成員。
把紐芬蘭大公換下去容易,想要再從王室之中挑人補上空缺,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難道要讓愛菲耶羅大公上位?
這個念頭,在眾人心中一閃而逝。宰相的位置非常重要,軍務大臣的位置同樣至關重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