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宮廷會議-《國王》
第(3/3)頁
沉寂了許久的凱撒四世,再次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只是面容上似乎蒼老了五歲。
國王的狀態不佳,直接影響到了一眾總督的情緒。
王子還在吃奶,萬一凱撒四世發生點兒變故,王國的政壇又要掀起軒然大波。
對覆滅獸人帝國的戰略計劃來說,這無疑是最大的隱患。
保守派的一眾大臣最是尷尬,面對群臣近乎質問的目光,他們只感覺冤枉。
奪權歸奪取,他們可不是啥亂臣賊子。執掌政府之后,就沒有給國王添過麻煩。
為了讓凱撒四世安心養病,一般的小事他們都自行處理了,完全不敢勞煩國王費心。
恰好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王國就沒有發生過大事。
“陛下,您這是?”
哈德遜關心的問道。
哪怕凱撒四世搞出了不少鬧劇,依舊不能否認這是一位好國王。
登上王位這十幾年里,凱撒四世也為王國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無論是支持他主導的軍事改革、農業改革,還是戰爭時期坐鎮后方,為前線大軍籌集糧草,凱撒四世干的都不錯。
尤其是戰爭期間,為了籌集更多的戰略物資,這位可是真的按配額執行。
平常時期偶爾會鬧亂子,可架不住這位能夠聽勸,只要群臣一起反對他就會放棄。
并且同樣的錯誤,他基本只會犯一次。
最關鍵的是在他手下干活安心!
雖然不能保證干的舒心,起碼這位沒什么殺性,在位這么多年都沒有找借口處決過大臣。
最嚴重的后果,也僅僅只是把人趕回家。
一國之君能夠做到這份兒上,那就已經合格了。
效果非常明顯,甭管改革派和保守派當初打得多兇,都沒有想把他從王位上拉下來。
“最近感染了風寒,沒什么大問題,讓元帥操心了!”
凱撒四世笑呵呵的說道。
沒有控訴,沒有吐槽,更沒有指桑罵槐。
看得出來,凱撒四世變得越發成熟起來,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
王室的實力不弱,有效保障了他的人身安全和話語權。
保守派政府的架空行為確實存在,但人家干的足夠隱晦,執政期間完全按程序走。
雞毛蒜皮的小事,政府完全有權力獨自處理。
沒有請示他這個國王,純粹是王國沒有大事發生。
硬要說大事,那就是外交上和法蘭克人、伊利比亞人的談判。
然而這次談判正處于秘密階段,尚未到最后裁決的時候,往后拖一拖也是合理的。
抓不到保守派的把柄,無故發起攻訐,只會拉低自己的逼格。
“陛下,請多保重身體,王國離不開您!”
寒暄結束,哈德遜突然畫風一轉,看向群臣說道:
“諸位無需疑惑,今天邀請大家過來,就是商議如何對付獸人的。
最近大陸局勢風起云涌,我們的宿敵獸人帝國,也掀起了改革運動。
別的國家怎么改革,我們可以不理會,但獸人的改革必須要失??!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之前的應對方案,就顯得太過單薄。
相比十幾年前,王國實際控制的疆域面積增加一倍有余,邊界線更是一再向前推進。
這是好事,同樣也是壞事。
廣闊的疆域為王國提供了不斷向前發展的基礎,同樣也限制著王國的對外擴張。
坦率的說,在上一次和獸人交戰的時候,我就感受到了王國后勤上的后繼無力。
現在邊界線又向前推進了八百里,往后兩國交戰,我們需要承受的后勤壓力還會進一步增加。
顯然,這是不可取的。
王國的目標是覆滅獸人帝國,不是擊敗獸人帝國,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先解決后勤的難題。
經過一系列的研究之后,我從王國原來的戰略布局上找到了靈感。
既然我們可以在前線囤積物資,那么為何我們不能在前線直接生產戰略物資呢?
北疆、近東、雪月湖畔,這些廣袤的土地上,擁有足夠的資源。
我們可以在當地開礦、冶煉鋼鐵、鍛造兵甲,也可以在當地屯田生產糧食、布匹。
一旦完成了對這些地區的開發,我們的后勤運輸線,能夠直接縮短大半的路程。
再次和獸人帝國爆發大戰,我們后勤能夠支撐的攻擊范圍,勢必會大大增加!”
話剛說完,大殿內就沸騰了起來。
誰都知道把這些地方開發出來的好處,可問題是短時間內,真心辦不到啊!
“元帥,我們已經盡力在發展領地,可終歸還是力有不及!”
道格伯爵的話,道盡了新興貴族們的委屈。
領地發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缺少這些硬核的東西,光靠努力肯定不行。
“伯爵閣下,按照正常的發展速度,肯定做不到。
可王國是一個整體,只要大家團結起來,那么一切都不一樣了。
我個人的想法是:北疆、近東、雪月湖的領主提供土地和部分勞動力;
王國中南部的貴族提供技術、勞動力、設備,共同完成這一計劃。
以軍工、農業生產為先,生產出來的物資除滿足自身所需外,全部囤積起來作為向獸人開戰的戰略物資儲備。
戰后大家可以自行帶著人員設備撤離,王國根據大家各自的貢獻,把這些一并核算成軍功?!?
哈德遜耐心的解釋道。
越是忽悠,就越要表現的大公無私。
稍微了解各省發展情況的就知道,一旦進行產業轉移,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雪月領就是承接的主力。
在這種背景下提出,生產出來的物資,都是用來和獸人干仗的,一下子把自己摘了出去。
看似戰爭結束后,大家還可以把自己的人和設備撤走,可老舊的設備有必要搬遷么?
低價甩賣給地方領主,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外來人員離開了,可本地的工人卻留了下來。
注入一筆資金,產業立即就活了過來。
洞悉哈德遜的算計不難,可問題是大家動心了。
戰爭是最大的吞金獸,一旦戰火點燃,大家就要出人、出錢、出物資。
考慮到沉重的后勤壓力,直接把產業搬過去,在經濟上反而要節省一些。
最少抽調的勞役數量會大幅度減少,戰爭對領地農業生產的破壞,也會被壓制到最低。
一時間眾人紛紛開始權衡利弊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