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疆域-《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2/3)頁
見有酒水端上來,李績道:“下午還要處置軍中要事就不飲酒了?!?
見英公不飲酒,許敬宗與上官儀自然別無二話。
李承乾看著兩人,低聲道:“老許啊……”
“臣在?!?
“朕與你相識多年,有些事朕在太極殿不與朝臣們說,可在這里朕還是要與你說個明白?!?
許敬宗擱下筷子,起身行禮道:“喏?!?
“南詔的事,朕希望你站住腳跟,千萬不要急于求成。”
“臣籌謀數年,今年必定能功成?!?
李承乾頷首,又看向一旁的上官儀,又道:“上官兄,你近來的氣色怎么越來越差了?”
上官儀忙起身,站在許敬宗的一旁行禮,道:“陛下,臣請罪。”
英公閉著眼坐在一旁,似乎對眼前發生的事毫不在意。
李承乾嘴里嚼著一片羊肉,狐疑道:“為何請罪?!?
上官儀躬身行禮,道:“太子正在九成宮避暑,臣發現臣的孫女竟然在家中與遠在九成宮的太子,竟然有書信往來,臣還發現臣的孫女與太子私下往來書信許久,臣來請罪,臣教女無方,臣請陛下責罰。”
見上官儀神色極為認真,李承乾的神色終于多了幾分凝重,又道:“其實太子的事多數都是父皇在安排。”
再看他依舊是低頭認罪的態度,這當然也不是上官儀的罪過,上官儀本就沒有罪,正值孩子們最懵懂的年紀,其實這也很正常。
而且這事也沒有公之于眾,英公不會將這件事說出去,許敬宗與上官儀是莫逆之交,更不會亂說。
李承乾咳了咳嗓子,又道:“你是太子的東宮舍人,其實你也可以去九成宮避暑的?!?
“臣……”上官儀再一次行禮道:“臣若去九成宮,家中孫女必然也會跟著去,說不定還會……因此臣留在了長安城,主持御史臺?!?
這上官儀似乎就怕他的孫女與當今太子私定終身了。
“你放心,太子自小就懂事?!?
一直在一旁沉默的英公終于開口了。
現在的早朝比之以往更簡短,也結束得更早,貞觀年間一場朝會常常會進行到當天午時,甚至是下午。
現在的早朝基本上都在午時之前就結束,什么樣的皇帝就有什么樣的臣子,什么樣的臣子就有什么樣的朝堂。
皇帝是講究效率的,臣子自然也很講究效率,早朝自然也就結束得快。
又聽陛下說了一番安慰人的話,許敬宗與上官儀,跟著英公離開了新殿。
待三人離開了之后,眼前的宮女正在收拾著碗筷,李承乾才拿起了桌上的一份卷宗,這份卷宗是從新羅送來的,新羅人成群地去倭人地界劫掠。
李承乾安靜地看著卷宗上的內容,這上面所寫倭人地界發生了一次大海嘯,淹沒了大片的倭人村落,最后一批新羅人離開倭人島,倭人已被殺絕了。
金春秋或許還保持著一些仁慈,但那些窮瘋了的新羅人,卻沒有金春秋那樣還會殘存著人性。
三年時間,短短三年間他們挖空了數座銀礦山,直到人力所挖不到的地方。
得到了最后的銀子之后,那些窮兇極惡的新羅人,將最后幾個倭人也殺了。
李承乾看著他們所畫的地圖,從北到南的確是倭人全部的地界,發了瘋的新羅人將倭人殺光了,從此也就沒有倭人了。
這一點與蘇定方到了萊州后所得到的消息是一樣的。
這個世上沒有倭人了,哪怕那邊再出現活人,也只會是野人,新羅人在那里留下了一地的狼藉,而后退走了。
倭人地界本就是彈丸之地,與中原的戰爭相比,滅了倭人地界,就只是滅了一個州郡而已。不是什么大事。
乾慶十五年,快入冬的時候,太子與太上皇才回到了長安城。
說是去避暑,父皇與於菟在九成宮住了半年之久。
回來之后,太子就要面對繁重的學業。
乾慶十五年冬,南詔分二十五個縣,在南詔的二十五個縣的縣吏來到了長安城。
許敬宗沒有說錯,現在的南詔是大唐的一部分了,南詔第一次向長安城遞交了他們的賦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