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新聞播出-《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3/3)頁
“很多觀眾會好奇,明明是采訪一篇優秀作文的作者,為什么會來到這里?”
“這些都要從近期風靡尚北的一期夏令營活動說起。”
接下來,《志在少年》暑期學生體驗攤位的大橫幅便出現在了電視畫面之中。
……
1997年10月,龍江衛視正式上星,成了第二批登陸全國有線電視網絡的省級電視臺之一。
此時此刻,不僅僅是龍江省內觀眾可以觀看到這則新聞,全國2000多萬有線電視用戶,都可以同步接收龍江衛視新聞時段播報的這則專題報道。
《志在少年》....
那是53名東北小鎮學生的一次暑期體驗行為,更是一次壯舉。
在98年,勤工儉學,打暑期工,即便是在大城市的大學生中間,也是相當前衛的時髦行為。
更何況,這53個少男少女并不是簡單的體驗生活。
“我叫盧小帥,學習不好,但愛祖國,更愛解放軍,我想為他們做點什么。”
.....
“我叫于洋洋,明年就高考了,這是最后一個輕松的暑假,我不想浪費,要做一件讓自己驕傲一輩子的事。”
……
“我叫李玟玟,我爸說做人要懂得感恩,我雖然不能上大壩,但我在這里也在拼搏!”
……
“我叫張新宇,我想當兵,和堤壩上的英雄們站在一起。”
.....
“我叫曹小曦…解放軍叔叔,加油!”
.....
“我叫蔣海洋....”
....
“我叫唐奕....我崇拜你們!”
....
“我叫吳寧....我是千千萬萬中華少年中的一員,我們...與你同在!”
...
“我叫...”
...
“我叫....”
...
“我叫徐倩,我是你們身后保護著的人....”
....
“我叫齊磊,一個長不大的小屁孩兒.....”
“然而,正因為你們的守護,像我這樣的小屁孩才可以安心不用長大。”
一大段類似電影蒙太奇結構的組合畫面最后,齊磊在鏡頭前,把一個信封親手交給記者。
“這是二十多天來,我們53個小伙伴賣襪子掙到的1999.8元,請記者阿姨幫我們轉交給抗洪一線的解放軍叔叔。”
.....
畫面漸漸淡去,最后定格在一張合照,那是53個少男少女溢滿笑容的合照。
主持人畫外音響起,“志在少年....少年有志!”
“誰說他們是垮掉的一代?誰敢不相信他們是未來的棟梁!?”
“在齊磊同學交給本臺記者的信封中,除了1999.8元,還有一封信....”
“那是53個少年寫給抗洪英雄們的信。”
“信中只有一句話:”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接下來,新聞還沒有結束,省臺記者將用齊磊他們捐款買的一線所需的物資,親自送到解放軍面前。
省武警總隊的一個上校軍官收到物資,看到齊磊的那封信,激動的眼眶泛紅,鄭重地朝著鏡頭警了一個軍禮。
“請全國人民放心!....人在堤在!人不在...堤也一定還在!!”
在上校軍官的錚錚誓言之中,整整十五分鐘的專題報道終于結束。
“.....”
“.....”
徐家除了電視的聲響,再無它音。
徐文良報紙就那么擎著卻沒看一眼,章南目光呆滯,手上的毛衣也打錯了。
良久,徐文良感嘆:“這是...省臺的文案?”
堪稱絕頂!
徐小倩則是終于不再抱膝而坐,眼睛里有小星星在閃。
沒來由道:“他的...他的主意。”
“他說,如果需要榜樣,那為什么不能是我們!?”
這一刻,徐小倩很驕傲,驕傲到無法掩飾心中的情緒,眼中滿是崇拜。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