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唐小奕長見識了,以前被傳成神話一般的鋼琴十級,原來也不咋地啊! 從白河子回來,張洋、楊曉他們沒在尚北停留,實在是進了城就沒那么多地方給他們住了。 張洋他們還好,今年走了,明年肯定如期而至。 楊曉也還好,雖然不知道明年來不來,但也并沒有表現得太過不舍,臨走就甩給哥仨一句,“回頭見!” 倒是唐奕、吳寧,還有徐小倩有點舍不得。 唐奕、吳寧是不舍得“師父”遠走。 徐小倩則是在這八天里和楊曉、寇仲琪積累了深厚的友誼。 誰說美女都是天敵來著?這仨絕對是個意外。 用楊曉的話說,“各自精彩,誰也別羨慕誰。” 幸好于洋洋不在,否則又得掏小本本。 把他們送走,齊磊又得當二道販子。 回夜市接手地攤兒,還被李憨憨一頓嘲諷,“你們還知道回來???老娘都忘了有你們這幾號人了!” 齊磊只是笑,“小玟兒姐威武!小玟兒姐霸氣!小玟兒姐閉月羞花,沉魚落雁!” 李憨憨:“別停!姐愛聽?!? 齊磊:“……” 也就在回來的第二天,付江、管小北、財政,還有程樂樂也加入了地攤行列。 而且,這次一下就看出差距了。 李玟玟、盧小帥那幾個貨當初第一天擺攤,恨不得把腦袋塞褲襠里,就怕讓人看見。 而這幾個貨,雖然也有點拉不下臉面,但是人家是真有招兒啊! 第一天就把齊磊一左一右的攤位給占了,拉上條幅,往那一站,不用喊也不用叫,因為有齊磊這邊張羅著就夠了,一看就是一起的。 齊磊那叫的歡,顧客直接就在程樂樂攤位那停下,該買就買,該干嘛干嘛。 回頭都不和程樂樂他們砍價問貨,找齊磊,你說氣人不氣人? 齊磊除了忍也沒辦法,只能說這幾頭腦子好使。 八月十號。 哥仨去了一趟哈市,趙維跟著周桃走了快半個月了,哥仨再不去看看有點說不過去。 可是到了那兒,看到趙維就住店里,齊磊還沒說啥,唐奕和吳寧就有點受不了了。 “嚓,用不用這么拼命?咱不差那幾個錢?!? 趙維卻道:“挺好的,還能幫小桃姐看著店?!? 對此,齊磊沒同情心泛濫,也沒勸。 蛻變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別的不說,趙維要是能在這堅持半年,那他再想回到原來的混混生活也不可能了。 從地下商城出來,齊磊去了趟張洋家。不是看張洋而是去看齊磊的姥爺。 一直呆到下午,快三點了,唐奕才收到傳呼,“樓下接人!” 哥仨這才與姥爺道別,沖到樓下,就見寇仲琪幫楊曉提著個大樂器箱子,“交給你們了,累死老娘了!” 箱子里是鍵盤,楊曉的,拿出來是準備出門。 去尚北,楊曉的叔叔家。 要不那天怎么說回頭見呢?倒是還真挺快的。 用楊曉的話說,哈市家里常年沒人,呆著無聊,不如去尚北還有個伴兒,正好教教兩個蠢徒弟。 其實,唐奕和吳寧這趟來,主要就是接楊曉去尚北。 接下的日子,既規律又精彩。 楊曉住到他叔叔家,但鍵盤卻放到了唐奕家。白天過來和哥仨玩玩琴,吹吹牛,日子過的也挺美。 齊磊也參與其中,雖然不是楊曉的徒弟,但也從她那學了不少東西。 而且,四個人還多了兩個觀眾。 徐小倩同學終于良心發現,就在楊曉來尚北的第三天,決定關心一下齊磊的學習問題。 每天上完補習班,就會來齊磊家報道,幫他補習功課。不啃夠三個小時的課本,是不讓齊磊摸琴的。 李玟玟這段時間也天天來,小玟姐有點無聊,喜歡來起膩(湊到一塊胡鬧)。 而且,手和唐奕、吳寧一樣欠,看到齊磊屋里的那張黑白畫,非要也在上面加點東西。 最后,李憨憨同學在黑的那邊畫了一道流星。 還挺美,“姐的畫功,真不是吹的!” 以至于她動筆之后,徐小倩也躍躍欲試,同樣在黑夜那邊加了一顆,六芒星。 用徐小倩的話說,月亮再美也沒有溫度,流星再亮也只是一瞬間的絢爛,只有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永遠在那里,哪怕再遙遠,也是有溫度的。 把齊磊弄的挺郁悶,變味了??!讓你們這么一整,不是那個意思了。 再說,你們為什么都喜歡黑的那邊呢?白的那邊只有一個太陽,空空如野。 最起碼,你們應該和楊曉學一學。 楊曉就沒那么文藝了,敏銳地發現,構圖的核心就是黑與白的交接。于是,楊曉畫了一株藤蔓,蜿蜒在黑與白之間,扶搖直上。 齊磊不知道,這還只是剛剛開始,有李憨憨起頭,那張畫已經成了涂鴉板。 盧小帥來的時候,畫顆大樹。 張新宇則是覺得天上挺好,但有星有月的,沒他發揮的空間。最后,畫了架飛機。 蔣海洋則和盧小帥并排畫了顆樹,巨丑無比,差點沒被李玟玟錘死。 八月十八號,哥仨帶著徐小倩和楊曉殺向趙娜的黑電腦房。 因為,趙娜終于把網裝上了。 網絡時代走進大眾視野,應該是97、98年左右。但是,真正的走進普通百姓的生活卻沒有那么早,尤其像尚北這種內陸的北方小城。 在他的記憶里,要到99年初到2000年開始,網吧才會興起,更不要說家庭網絡的到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