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董北國皺眉,“什么思路?” 齊磊,“我還有一個想法,預計在明年開始實施。” 董北國,“什么想法?” 齊磊,“我覺得,只是辦一個音樂節,還不足以鍛煉咱們學校的學生。” “明年,咱們可以讓主持系、新聞系,編導系、藝術系的學生走出去!” 董北國,“走出去?” 齊磊,“對呀!我們已經有了辦音樂節的經驗,那就可以去辦各種節,拍各種片子。” “去文學院校辦文學論壇,去電影學院投資學生電影、動畫片。” “正好也可以在‘衣’這方面做點文章。” 廖凡義,“什么文章?” 齊磊,“可以聯合美院、服裝學院這些設計院校,辦個漢服節啊!” “漢服節?” 齊磊侃侃而談,“對呀!二十四朝代代有新,打著恢復古典服飾文化的招牌。” “大獎設個十萬,二十萬也行!我不信沒人動心,沒人去花心思。” “那你要設計漢服,就要學歷史,查資料吧?” “還是那個道理,我沒法強制讓那些年輕設計師走國風路線,可在規則上注入傳統審美元素,變成他們腦子里固有的素材。” “讓下一代設計師先給我復習一遍古典美學,我不信對他們將來的事業沒影響!” “咱們雖然不能改變牛仔褲、連衣裙的審美,但是可以把牛仔褲、連衣裙的設計風格、配色風格,做一些調整吧?” 廖凡義:“……” 廖凡義有點懵,你這套路怎么這么多? 齊磊繼續,“西方的配色審美,有他們自己的一套東西。” “而我們也有我們國風的配色審美。” “這種無形中的轉變,并不違背普通民眾的選擇和意愿,比硬去說教要強得多。” 董北國:“……” 董北國也懵了。 這是個什么腦子呢?這事兒也能用上戰略嗎? 然而他不知道,更驚悚,更費腦子的還在后面呢! 就見齊磊呲牙一笑,“別小看這點改變哦!” “你們別忘了,我們是世界工廠,服裝、小家電、輕工產品大多數都要從中國的港口運向世界各地!” “同時,我們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消費市場。而且我堅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會成為最大的消費市場。” “那么,我們既是生產國,也是消費國!” “還愁我們的審美走不出去嗎?還愁我們的審美不被人重視嗎?” “也許,像現在這樣迎合西方審美發展下去,會不被重視!” “在審美上,你就是附庸,重視你干什么?” “可是,如果我們現在就開始行動,有了我們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需求!” “那資本是不會管什么文化沖突了,資本會跟著錢走,他們會幫我們走出去。” “我覺得,這件事不難辦!” 說到這里,齊磊突然又升起一絲壞笑。 “當國人覺得,霽藍配影青是一種美,飄逸的漢服留仙裙是一種美!” “那么市場的需求,會決定廠家的產品設計。” “當我們的設計師,無論是服裝設計,還是工業設計,都開始揉合中國元素。” “那么,這些帶著中國元素的商品,無可避免的要流通到全世界。” “即便不是顯性的、露骨的國風元素,也一定是隱性的、有設計語言融和其中的。” “哪怕是一個配色的改變,一個毫無意義的線條,也是蝴蝶的翅膀!” “當.....”齊磊越說越興奮,有點崢嶸盡露的狀態。 “我之前說過的,把中國制造的【刻板印象】釘死在‘物美價廉’上。如果這一點做到了...” “再結合這些國風設計語言的商品,鋪天蓋地的蓋滿全世界。” “那我覺得,揉合國風的極簡裝修風格,真正飄揚過海,成為西方的審美標準,也就不遠了!” “當裝修這種基礎審美都已經被接受。” “當巴黎時裝周上,以法翠為主色調。” “當維秘的模特穿著肚兜上臺...” “當大洋彼岸,某個家庭主婦開始對她插花用的白瓷凈瓶產生好奇,又不理解腳墊上的回紋裝飾,開始探討‘玄關’這個裝修設置的好處和意義。” “開始對中式園林的四時花開、移步換景感興趣。” “那個時候,咱們再去說孔子,再去說五千年的泱泱浩渺,再去說漢字之美、華夏之大、禮儀之生!” “才更有說服力吧?” “等到那個時候!”齊磊眼神放光,狠辣無比,“那個時候才是雛鷹班火力全開的時候!!” “我們要打造一大批中國通,中國網紅、中國、中國科普,還有看中國的視角!” “我們要給老美做議程設置,建立更多的刻板印象!” “!!!” “!!!!” 董北國和廖凡義....人傻了。 他在說什么? 廖凡義第一反應居然是:這真是玩戰略的,全套方案他都有了! 原來他已經把所有的步驟都設計好了,一環套一環啊! 而且,太隱蔽了。 西方防著你講孔子,防著你講意識形態,甚至防著媒體說中國的好。 可是,他能防你的配色?防你的審美?防民眾怎么裝修嗎? 好陰險啊! 沉吟良久,感嘆一聲,“要是真有那么一天,該多好。” 那就是不是中國人沒自信,連愛都不敢說的情況了,可能會反過來。 “對嘛!”齊磊呲牙笑著,“那幫老外還見天的窮講究,吃個飯得弄一排刀叉,‘驢’牌的破包都得給你整出點故事來。” “特么縫線恨不得都講究講究。” “到時候,讓他們看看咱中國人是怎么講究的。” “說句不夸張的,論講究,誰有咱們講究?” “一雙筷子、一把椅子,真要講究了,能寫本書出來!” “哈哈!!”董北國和廖凡義都笑了,“這倒是真的。” 笑過之后,兩人又有點沉重。 別看齊磊說的輕描淡寫,就像開玩笑似的。 可實際上,他剛剛說的這些東西,有點致命,對內對外都致命。 外面就不用說了,真讓齊磊干成了,那夠對面喝一壺的。 而對內.... 像廖凡義....是一種警醒! 國家富強表面上看和他一個搞傳播學的沒啥大關系,他既造不了飛機,也設計不了大炮。 甚至可能還不如那些做生意的,起碼人家還能貢獻點稅收呢! 可是,齊磊昨天說的太對了! 他們是這民族的喉舌啊!是人民的耳朵! 他們能做的,不僅僅是搬運事實,廣而告之。 他們是站在文化傳播第一線的人! 突然有點期待,也有點好戰。 起碼突然發現,自己很有用,不僅僅是教書。 也意識到,也許像昨天那些選擇錯誤的學生,不用等到國富民強之后再去改變,現在不就有了一個完整的思路? “漢服節...文學論壇,還要拍學生電影?” 董北國念叨著,點了點頭,“這筆經費,不能讓咱北廣出吧?三個億哪夠啊?我得找上面要錢去!” 好吧,董校長都快鉆錢眼兒里去了。 打定主意,還得從上面敲一筆出來。 廖凡義一聽,趕緊點頭,“有道理,不少花錢呢!再說,這也不是咱們北廣一家的事兒,上面應該給錢。” 他也掉錢眼兒里去了。 結果,齊磊一聽,“別!千萬別!” 董北國一愣,“怎么的?” 齊磊瞪眼,“您找上面要?那掙了錢算上面的,還是算咱們的?” “嘎!?” 董北國懵了,“什,什么意思?還能掙錢呢?” 齊磊一翻白眼,哥是有名的‘賊不走空’,賠錢的買賣誰干? 要說,這些兒事兒要是正常操作吧,真不一定見什么效果,也肯定沒錢賺。 但是別忘了,齊磊他就不是正常人啊!他是掛逼,一肚子“高科技”。 傳播學這方面,他算是利用起來了。而且用的很徹底。 那其它知識,也不能浪費啊! 漢服節? 雛鷹班搞搞宣傳,讓漢服提前火起來,北廣這邊建個漢服工作室,你們設計拿獎,我賣成衣回血不過分吧? 文學論壇? 挑好作品出個書,來個網絡的付費閱讀,不過分吧?r樹下都是現成的。 至于學生電影、動畫,那就更.... 像是什么《那年那兔》? 《哪吒》? 《雄兵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