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人見人嫌的臟石頭-《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1/3)頁
老秦讓人把齊磊和廖凡義送回北廣。
因為時間還早,加上最近這段時間舟車勞頓,縱使是齊磊這么個大小伙子,也有點乏了。
干脆讓車把他直接送回了電建北院,并告訴廖凡義,他明天再回學校,今天就歇了吧!
齊磊一直沒想過換個大點的房子,倒不是他裝清高,不喜歡大別墅、大平層。
實在是,北廣周邊沒什么合適的可換,頂多就是換一個所謂高檔一點的小區,其實還不一定有這種家屬院里的復式樓舒服呢!
打開門鎖,齊磊鞋都沒換,就把自己拍在了沙發上。
然后,突然笑了。
其實,他和夏普那老棺材瓤子沒什么區別,不過都是為了三尺睡床、三餐飽飯而忙碌的“臟人”而已。
就老夏普那個歲數,聽說還無妻無女的。削尖了腦袋就是不想死,圖的是什么???
不就一間屋子,三頓飽嗎?
齊磊也是一樣的,外面叱咤風云,覆手乾坤,可最讓他踏實的還是這個家。
唯一不同的,也是齊磊最驕傲的可能就是,夏普為的是他自己,而齊磊他的目標是讓千千萬萬的人有一個家,有一個三頓飽的知足。
“唉!”長嘆一聲,“真特么高尚!“
不過,別看齊磊在學校里,還有幫老秦忙活的那些事兒,好像和他自己關系不大,還不如開公司賺錢。
可是人嘛,總得有個目標,總得有個高尚點的奔頭兒,要不然就真活不出滋味兒了。
尤其是他這樣的重生者。
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直到下午才醒過來。
卻是發現廚房里有動靜,腳下的鞋子也換成了拖鞋。
到廚房一看,“停?。」媚棠蹋瑒e拆家!“
就見曉兒正在廚房里忙活,堪稱驚悚。
而楊曉下一句話沒把齊磊氣死,“想啥呢?姐是做飯的人嗎?把料給你備好了,趕緊的,餓死我了!"
齊磊,“…“
幸好老子沒閨女,像這樣兒的,一天揍八遍!
先去給偉哥和趙維打了電話,讓他們一會兒來家里吃飯,隨后才到廚房里忙活。
曉兒在一邊看著,還砸巴著嘴點評,“李憨憨那個廚藝啊,真是一言難盡!”
齊磊頭也不抬,“還有臉笑話人家?你也強不到哪去!“
楊曉,“唉!!誰讓咱命好呢?“
齊磊,“”又有點怨念爆表了。
晚飯四個人吃的。
好久沒聚在一塊兒了,期間還給徐小倩和唐奕打電話炫耀了一下。
只不過,饞哭了徐倩,唐奕卻一點反應都沒有。
這貨只顧著吹自己了,“哥正在做大事兒呢,沒空搭理你們!”
被曉兒一頓臭罵,最后老實了。
齊磊咬著筷子在旁邊咯咯咯的傻笑,仿佛又回到餐桌上坐一圈兒人,互懟的時候。
其實,無論你是多牛叉的人,總有落地的時候。而對齊磊來說,陪伴與分享,友情與親情,就是他的飛機場。
不對……
怎么有點不對味呢?
他身邊還真沒飛機場。
哈!
第二天一早,齊磊就恢復正常去學校了。
路上,還給老秦打了電話,問他米國人那邊搞定沒有。
老秦笑道,“哪那么快?且得扯皮呢!"
讓齊磊等著吧!
對此,齊磊也沒多說什么,相信老秦他們可以處理好。
再說了,老夏普拿出來的那些保命的黑料,齊磊很有信心,華盛頓一定會感興趣。
至于為什么這么有信心?其實很簡單。
很多人認為,夏普拿出來的東西是對米國多么多么重要,才能讓華盛頓息事寧人。
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
大伙兒想錯了,不能用中式思維去套用米國的國情。
就像華爾街和硅谷一樣,同樣是米國資本,可是你不能把他們當成一個整體,他們是屬于不同陣營的兩個存在新舊關系的資本陣營。
如果你把他們當成一個整體來看,那齊磊之前做的那些事兒就毫無意義了。
人家是一家子,憑什么因為你的一個【上帝的占卜】就打起來了呢?
實際上,他們從來都不是一家子,盡管他們都是米國資本。
同樣的道理,很多人認為,齊磊拿下夏普,米國會怎么怎么樣,這種整體思維其實也是透徹的。
這么說吧,知道夏普為什么迫不及待,在車上就交代了一堆M黨和中期選舉候選人的黑料嗎?
因為夏普即便方寸大亂,他也清楚,這些才是能救他命的籌碼,其它都不行。
什么盟友的秘密,他在各國的布置,還有華爾街金主的底細,這些都不夠分量。
反而是對中國來說,可能沒什么價值的。M黨的、中期選舉候選人的秘密,對坐鎮華盛頓的那位大總管來說最有價值,也足以讓他放棄追究。
為什么呢?
因為米國本來也不是一個整體?。”M管大多數時候是一個整體,而且看上去很團結。
可是,涉及到選票,涉及到兩黨之爭,那就不是一回事兒了。
現在的米國大總管是GH黨,MZ黨的黑料可以保證GH黨在參眾的議席數量。而中期選舉,則可以保證他的連任。
那你說,這個籌碼對他來說,有沒有吸引力呢?
當然了,很多人可能又要問了,夏普知道這么多,那為什么在米國的時候,大總管沒動過從他身上得到這些消息的念頭呢?
呵呵,他當然也動過,而且在米國,像是CIA、DEN這種類似的機構,掌握兩黨機密的人物很多,他都動過心思。
可是,動心思沒用,畢竟是在米國,是在眼皮子底下,什么都講究一個平衡。
這就好像是核威懾一樣,大家都是蘑菇彈,反而沒人敢用了??墒乾F在不一樣了,夏普落在了中國人手里,平衡被打破了。
一進北廣,因為還是暑假的關系,基本沒什么人。
偶爾遇到一兩個,也少了點氛圍。
本打算去董北國那兒轉一圈兒,仿佛都快成了他長期離校之后,回來的第一習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