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偉大-《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3/3)頁
接下來,齊磊開始給大伙兒解釋,什么叫“思想優(yōu)勢”。
優(yōu)勢到底在哪里,是怎么在專利壁壘和技術(shù)封鎖都不管用的情況下,繼續(xù)維系西方商品的高附加值,從而保障高福利和高收入的。
齊磊,“我們再舉個例子。”
“一張牛皮,從牧民手里收上來多少錢?”
“把它做成皮包,你認為值多少錢?假定它值100塊錢。”
“如果這個皮包的標簽上寫著江南皮革廠造,你認為它現(xiàn)在值多少錢?110塊可以嗎?
120塊行不行?“
“150塊!
讓廠家掙50塊。你會不會覺得廠家掙的有點多了?“
“那如果這個包上掛上了普拉達的標,你認為它又值多少錢?”
“今年款限量,賣你50000塊,含淚掙你
2AO
50塊,不多吧?”
“那么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出現(xiàn)了,同樣的生產(chǎn)價值,卻不能帶來同樣的幸福感!“
“一個女孩,背150塊的包,她不會覺得幸福,甚至虛榮一點的會覺得丟人。“
“可是,五萬塊的包會!會讓她得到極大的滿足。”
“再說一個更更嚴重的問題,你知道50000塊的普拉達可以帶來幸福感,這個概念是誰灌輸給你的?“
“為什么明明相同的兩個包,會存在那么大的價格差異和認知差異?”
“而這!”齊磊擲地有聲,“這個認知差異,還有甘愿掏50000買一個成本100塊的包,就是思想優(yōu)勢!“
“它不是與生俱來的天然屬性,而是人為賦予的價值。“
眾人,
“”似乎有點明白了。
只聞齊磊繼續(xù)道,“我不是說德國產(chǎn)品不好,也不是說普拉達的品牌價值不值五萬。”
“而是在說,除了技術(shù)封鎖和專利壁壘可以為商品帶來高附加值之外,擁有思想優(yōu)勢同樣可以為一件商品賦予價值,甚至可以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賦予更高的價值!“
“而這種能力和手段,是我們所不具備的。”
“德國嚴禁,米國值得向往,普拉達是奢侈大牌。“
“這些都是一個人天然就擁有的認知,而是后天通過信息傳播被動地逐漸接受的框架。”
“看似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可實際上是無價的!“
“而反之,沒有這個信息渠道,也是貽害無窮的。”
“就比方說,一書《丑陋的中國人》對我們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一句中國商品廉價劣質(zhì),對我們的外貿(mào)又造成多影響?“
“別說國人,就是中國人都這么認為,我們造的東西就應該便宜,就應該廉價。”
“那我們怎么為我們的商品賦予價值?怎么為國家民族賦予更高的價值?”
“所以
!”齊磊略微有些激動,
“所以,中國板塊,我根本就不用和米國人搞什么輿論戰(zhàn),根本也不用刻意宣傳什么中國文化。“
“我只需要潛移默化地給商品和國家賦予一些附加值,那就足夠了!”
這也是么,齊磊說企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在做的,和三石研究智能手機同樣重要的原因。
三石是在做技術(shù)突破,是在修路,修一條還沒有被別人封鎖的路。
就像后的HW、BYD等等這些核心企業(yè)一樣,是在修路。
而企我它是宣傳渠道。是讓所有人知道,這條路只有我們修好了,只有我們這里走得通,從而讓人家乖乖送上過路費。
是把十塊錢的東西賣到一百塊的關鍵。
可別覺得企鵝原來就是打廣告的哈!
廣告宣傳,吆喝我值一百塊,那是表象,是最后一步。
真正管用的是底層邏輯,是基礎價值觀。
普拉達為什么值50000?
原因在于,底層邏輯接受了“奢侈品”這個概念,普世認知上也將之定義為了“社交貨幣”。這是企業(yè)和zf、文化多重努力之下創(chuàng)造的傳播成果。
人們是先接受了西方文化,接著認定了西方文化很好這個概念,再接受了“奢侈品”這個信息,然后才是普拉達是奢侈品,最后才是五萬的價格。
所以,值錢的不是牛皮包本身,值錢的是價值觀,是一整套的西方價值觀,是他們建立起來的學術(shù)體系,話語體系,輿論體系。
其價值也不僅僅體現(xiàn)于商品,而是覆蓋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也不是單一的某一個點位的作用。
反觀我們的文化內(nèi)核、信息手段,講究斂氣藏拙。說白了,就是不愿意爭。
再加上本身的后發(fā)劣勢,所以在這套體系面前是不占優(yōu)勢,甚至很難招架。
導致即便到了二十年后,依舊在被動的接受,被動的防御。
而且,防御的很吃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