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沒打臉劇情-《我的1979》
第(2/3)頁
張先文擺擺手,道“謝夸獎,從做生意我系77年經已開始了,我系農村出世長大嘅,出來生意唔知會遇到乜嘢困難,但我有思想準備,我相信自己嘅能力,也相信自會有好嘅發展前途”
聊著聊著,李和倒是摸了不少底,這張先文做生意倒是比較早,潮汕人,77年就開始從“中英街”的水貨客手里接貨,到處倒騰賺差價,倒是沒少賺。
李和對這中英街倒是知道,以前也去過,其實就是香港和深圳交界的的一條小街,將深圳與香港分割,界碑有人把守著,一般人是不能過去的。
受人關注的理由是因為在這里可以買到許多內地沒有的商品,也就成了水貨客的天堂,不止后世有,現在每天就出中英街的就有上千人。
張先文倒是有聲有色的給李和講笑話和見聞“過左界碑就系香港地,見個大肚婆在中英街生仔就系香港境內出世,即使父母非香港永久居民,根據終院判決都有居港權。使咩去香港,大住個肚入中英街咪得羅”
李和倒是不曾聽過這個笑話,說是老公安排妻子臨產時站在中英街界碑旁邊,肚痛時趁警察不注意倒向港方區域,港方區域女警上前,立即送香港醫院。如果不走運,倒地不及時,遇到警察過來,就會將孕婦推回深圳的邊境。這不就跟后來的赴港生子一個道理嗎。
蘇明聽不懂,拉了拉旁邊的吳大生,低聲問“你們平常就這樣聊天?你能聽得懂?”
吳大生道,“當然聽不懂,不過有時他說的慢,還要換著法子說幾遍,聽得帶差不差。不過是今天看到李哥聽得懂,說的有點隨性了,平常說話都是一板一腔。不過李哥真厲害,不虧是大學生”
蘇明癟癟嘴,想當然的認為那是當然,只得看著李和兩個人聊,又聽見李和道“張老板,我知道你拿貨也不容易,水貨客剝一層,你這從老遠地方過來又是吃喝拉撒,都不容易。我也喜歡跟你聊天,你是個實在人,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你盤個價出來,我給你一件不留的給你頂出去”
張先文高興的道“謝謝,只要系我這趟不虧本,就給你我貨,手表8塊,計算器15,我賺3塊,衣服沒了,賣脫了。”
李和想也沒想,直接伸出手,“合作愉快”
這下事情處爽利,蘇明就騎著三輪子直接興沖沖的跟著過去拿貨,看著旅館放著兩大包電子表足有幾千個、計算器,按照約定,先拿50個手表,賣50個結50個的錢。
張先文雖然看著李和和蘇明有維修店,可是不敢多給貨,又沒現結的錢,只能是他們賣多少給多少貨。
蘇明還是按照賣舊收音機、電視的套路,把貨散給幾個小弟,胡同口的油子混混,還有平常幾個看著靠譜的收破爛的出去,每個人拿了樣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