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9、解圍-《我的1979》


    第(1/3)頁

    李和吃晚飯后,顯得無聊從長椿街開始遛彎,不自覺的又走到了和平門。

    心想和平門都到了,干脆再去西交民巷看看。

    白天的市管會下班了,沒人管,馬路上成了小攤小販的天下。

    有賣小吃的,有賣各種工藝品,更多是日用百貨這一類。

    只要攤子開張,路面上有人,攤主根本就不愁賣不出去。

    拐個彎就是**廣場,這些跟李和記憶中的并沒有多大變化,反而感覺很親切。

    許多人借著路燈在廣場中間看書,也有一些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吹牛打屁。

    更多是附近居民,推著木質的嬰兒車,一家幾口出來散步。

    更夸張的是一些人把攤子都擺到了廣場中央,有賣襪子的,有賣蔬菜的。

    都擺在板車上,有人攆,車子一拉就能跑。

    市管會管不著這里,駐守武警也不會攆人,倒是成了真正的三不管地帶。

    其實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既是個最封閉的年代,也是個最開放的年代。

    許多沒有經歷過這個時代的人,偶爾聽上幾句話或者書上看上幾段文字,潛意識的要給打標簽,想當然的認為就是那個樣子,非要腦子給定個框框架架,上個模板,認為這是模式化的。

    中國比你想象的大,各個區域的情況不一樣,各個行業不一樣,上面的政策與下面的對策不一樣,一個模板沒法套用。

    有成堆的萬元戶,也有成片的窮人。

    如果非要說各個地方有一個方面是一樣的,就是各個地方的城市與農村的貧困差距是天上地下。

    土里刨食的農民與吃商品糧的城里人可謂是天差地別,許多人為了一個商品糧戶口,一輩子算是鉆營了腦袋而不得。

    城里的孩子渾淪吞棗可以隨便混個初中畢業,甚至高中畢業。

    而在農村想供一個孩子小學畢業那父母不知道要把牙關咬多緊才行

    同樣做一件事情,城里人有三五個親戚,借個百十塊錢就沒問題。

    農村人就沒這條件,都是窮親戚攪合在一起,大家拼拼湊湊有個五六塊錢,就算不錯的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