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合作-《我的1979》
第(1/3)頁
一看到偽君子三個字,腦海里就浮現(xiàn)出岳不群和龍嘯云、江別鶴。
一想到真小人總要想到任我行、韋小寶。
李和倒是認為真小人更可愛一點,因為他好歹有一樣真的東西。
偽君子的可怕在于未知。你不知道,就無從防備,躲避。
于德華其實是真小人,但是不屬于任我行那種擴張爆棚,也不是韋小寶肆意張狂的那種。
頂多就是個膽子又會貪便宜的那種人。
因為受過教育,表面上的斯文,還能維持的住,但是一遇到事情,情緒就遏制不住了。
“拿著,老規(guī)矩,晚上再去吃一桌席”,于德華把一個紅紙包遞給李和。
按照規(guī)矩,主家找人挖墓坑,要給每個挖墓坑、填土的發(fā)煙敬酒作揖,發(fā)除穢紅包。
還要安排吃席,主人再一次給敬酒。
李和順手接了,哪怕于德華再不高興自己,這個規(guī)矩是不難破的,笑著道,“你于大老板,不能這么小肚雞腸吧?這不高興都寫臉上?坐,喝杯茶,我倒是對你的生意感興趣”
于德華心里冷笑,想沾我光,那是沒門,點著一支煙,然后將萬寶路煙盒向李和遞過去,笑著道“咱倆能有什么好談的?想去香港?哎呀,那我得好好考慮了。不過你這里面的家具要是賣給我,咱也不是沒得商量。”
李和拜拜手,表示抽不習慣,自己點了根黃金葉,喜歡這種厚味大的。沒有接話茬,直接道,“聽說你是做服裝的?”
“自然是服裝生意。可跟你有什么關系?”
李和也沒客氣的說道,“據(jù)我所知,在香港像你這樣的小針織廠,沒三千也有兩千了吧?生意不好做了吧?”
五六十年代香港制造業(yè)興起,像織假發(fā)、車衣、剪線頭、裝嵌、串膠花其實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雖然經(jīng)濟發(fā)展興盛,但是大部分服裝、紡織制造業(yè)出口份額都是被大財團所壟斷。
因此像于德華這樣的小作坊能喝點湯就算不錯了。
于德華像是被踩了尾巴一樣,斥責道“胡說八道,我的服裝可都是出口的“
李和不屑的笑道,“能跟號稱非洲王的林百欣比整個東非可全是他的衣服能跟大亨羅定邦比整個歐美市場他包圓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