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1986年的春節-《我的1979》
第(2/3)頁
何招娣扛著一把鐵鉤子出現在了李和的身后,她里面穿著一件線衣,外面套著一個夾克襖子,袖子高高擼起,露出了纖細的手臂。牙齒特別的細小,像動物的牙,白的像鍍了層釉。皮膚已經找不到白皙的地方了,脖子都是深小麥色,但身上偏偏有一股說不清的氣質,那會說話的眼睛,跟柳葉眉相呼應,一股靈氣兒蔓延開。
李和道,“今天一天沒抽煙了,就到河坡上來抽根煙,你在干嘛?“。
“我拿點麻繩到船上”。
“船,哪個是你的?”,李和看河邊停了有五六艘船,不知道是哪一艘,都是不大的,洗沙或者拉貨用。
“就是中間那個,系著紅布條的那個”,何招娣指給李和看,她晶瑩的眼波上帶著笑,也滿是驕傲。
“這不是吳駝子那艘船吧?”。
“當然不是了,吳駝子的船都沒我這一半大。哦,對了,我把錢給你”,何招娣把麻繩放到地上,從口袋里點出兩百塊錢給李和,“下次不要再這樣,但是還是謝謝你幫我,不然我買不了這么大的船”。
李和發愣,他都快忘記當初借給何招娣書的時候夾在書頁里的二百塊錢了。
他順手接了,就窩到了口袋里,問道,“過年了還這么忙?”。
“你也不點點數,錯了我可不管”。
“沒事,我信你”。
這話讓何招娣心里跟吃了蜜一樣甜,“過年剛好不用拉貨,我趁著點空剝點麻繩”。
李和跟著何招娣到了河坡邊的水渠里,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麻捆兒,上面都壓上了石頭和木頭。
農村捆綁、包扎東西、貨物都是用麻繩,剝麻就比較普遍了,麻漚足水分,把皮從桿上分剝下來曬干就可以搓成麻繩了。
何招娣費力的用鐵鉤子把麻捆從水里鉤到岸邊,見李和要過來,立馬阻止了,“你別過來,臭烘烘的”。
麻嘔爛了,確實有股臭味,不怎么好聞,李和不忍心見何招娣這么費勁,剛要伸手過去幫著拽。何招娣猛力的用胳膊肘把他推開,“我說了,我一個人可以,這不是你干的事,這里太臟了,你到邊上去吧”。
趁李和愣神的功夫,何招娣已經把麻捆拖上來了。
李和無奈又點了根煙,就坐在河坡上靜靜的看著何招娣剝麻。
何招娣的兩只手靈巧的很,也不見身子動,兩只手一抽一送,麻纖維皮越拉越長,等整個兒脫了,只剩下白亮亮的麻桿兒。
節奏很有韻律,看著也很舒坦.......
春節臨近,老四也回來了,在家里主動忙家務。
王玉蘭聽李和嘮叨老五學習上的事情多了,對著學習上的事情也有了關切,也不讓老四忙家務,催促道,“快去看書吧,明年考大學呢”。
老四在學校看書都看的吐了,盼著在家里多歇息兩天,“考不上考得上又不在乎這兩天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