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生米熟飯-《我的1979》
第(3/3)頁
從民政大廳里出來,何芳認真的道,“以后不能欺侮我。”
李和舉起手,“我保證。”
何芳蹲在地上,一會兒哭,一會兒笑。
李和抱著她,不停的哄著她,他心疼了。
既然決定要去東北,就把平松找過來,問,“浦江去不去?”
“哥,我去。”平松已經好長時間沒有事情做了,他不得不同意了,再等待下去,他跟周圍人差距也會越來越大。而且既然李和也要去浦江,他呆在這里也沒有意義。
“去聯系陳大地,先去打前站吧。過一個月后,我晚點會過去。”陳大地在蘇滬地區一口氣開了四家飯店,買了八套房子。李和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包租公。
不過李和卻是沒感覺了,他的房子到底有多少,他現在都懶得去算了。反正現在浦江的房子三千塊一平不到,他就讓陳大地順手買了。
去東北之前,他想想京城卻是沒有什么事要交代了,王慧、趙永奇這些人都按照原本的路線在走,沒什么可擔心的。
至于穆巖和劉乙博這些人都是鬼精的不得了的人,他們都是小人物,小人物都忙著掙錢照顧家,決然不會有什么大時代的覺悟。
他們都跟李和一樣,都是悶頭做自己的事兒,國家的未來交給誰?
管的著嘛?
那是人家的活兒。
大時代是大話題,某些人整天凈扯些民族、國家這些大詞匯。你要是不同意他吧,他就敢給你扣個漢奸賣國賊的帽子,非要把你綁到一輛車上。
李和是從未來來的,當然著眼在未來,他愛國,可是他不會沒事掛在嘴上,有些事情默默做就好了,每一個人都努力的改變自己,這個國家才會跟著一起改變。
大時代里的小人物都是這么做的,他們正在悶頭苦干努力成為時代的弄潮兒,他們此時大概已經完成了原始的積累,準備一沖飛天罷了。
他出來散步,不知道怎么走到了中關村的電子市場,賣貨的,送貨的,買貨的,熙熙攘攘。為了擴寬道理,路兩旁的梧桐樹都被砍掉了,留下粗壯的樹根,李和只能嘆一聲可惜。
此時的中關村聚集了大概四百多家高科技企業,許多都是國外進口零件,然后國內貼牌組裝。
許多產品都是暴利,像計算機和交換機這些技術含量高的產品,一臺的利潤都是在二三萬,一年掙個幾千萬跟玩似得。
柳聯想意氣風發自不必說,就是蘇明賣打印機,去年一年都賣了四千多萬的利潤。
李和只能說這錢真他娘的好賺。
盧波看見李和來了,高興的手舞足蹈,隨著服裝的利潤越來越薄,他干脆一心做起了電子產品,只要是蘇明磁帶廠的產品,都是他負責銷往整個華北。
店面不大,只有二十來個平方,卻是讓貨堆滿了,有磁帶、有dvd,有錄音機,打印機,基本是個大雜燴的鋪子。
李和問,“我不是讓你一心搞房產嗎,你天天在這里守著干嘛?”
盧波看了看旁邊兩個在給客戶介紹產品的小姑娘,然后才低聲道,“這里一天好五六十萬的貨款呢,我還是有點不放心。”
“那你忙吧。房子這塊你不用負責了,準備好資料,我另外找人交接。”李和覺察到了手里無人可用的尷尬。盧波這些人眼光還是差了許多,做什么生意也沒有地產來的快啊!
現在的第一要務就是招人!
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他沒有必要事必躬親。特別是以后他要走多元化的戰略,要是什么都自己弄,累死他都不行。
李超人還要一年付千萬美金請霍建寧呢,他名下幾百家交叉控股的企業呢,要是沒有職業經理人,肯定會累趴了。往往越是大企業,越是需要職業經理人,包括像通用、西門子這樣的巨無霸企業,同樣的如此。
關鍵是如何建立可規范操作的企業制度。
他要趕緊的去忽悠幾個大學生呢,趁著下海潮,也許能攬過來幾個牛人。
想起來了方向這個人,這個可是他手底下貨真價實的高級知識分子,他開著車去了印刷廠。
他到了印刷廠之后,嚇了一跳!
這還是那個破破爛爛的印刷廠嘛!
要不是因為看見了楊富貴,都幾乎不敢認了,以前的印刷廠只是幾間石棉瓦搭建起來的小作坊,可是現在呢,卻是占地幾十畝,四周拉了圍墻,里面已經蓋了兩層的廠房,里面都是嶄新的機器。
就是楊富貴這小破孩子都是西裝領帶的穿著,要不是先招呼他,他也認不出來。
楊富貴被李和瞧得不好意思,趕緊給他泡了一杯茶,靦腆的道,“你喝茶。“
李和笑著道,”你這還這么害羞,整的跟個小姑娘一樣。“
方向笑著道,”她就是個小姑娘。”
只聽“噗”的一聲,李和一道茶水噴出老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