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布拉格-《我的1979》
第(2/3)頁
對于他們這樣年齡的中國人,莫斯科是曾經唱在歌里,和中國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一個明澈的字眼。
后來變得迢遙而又陌生了。到迢遙而又陌生的地方來,不可能是一件輕松的事。
從個人感情來說,蘇聯人曾經是他們最好的老師,他們無私的向中國干部、技術人員和工人傳授知識和經驗。學習和推行蘇聯的規章制度和技術,大大的改善和加強了中國工業。
從航天、機械、油田到醫療、農業,基本上方方面面都是由著蘇聯式的影子。
但是國家利益來說,中國人又不能接受蘇聯人的肆意綁架勒索,在領土爭端和東北鐵路權益方面是寸步不讓,什么都可以商量,主權問題怎么可以商量呢?
下了飛機,在休息大廳等了一會兒,一行四五十人又登上了去捷克的飛機。轉機的票價是單獨莫斯科到布拉克的兩倍,許多人自然氣憤不已,可是有時候國際機票的價格沒有道理可講。
下火機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不要說有些老同志吃不消,李和都有點吃不消了。
大使館的車子已經候在了機場門口,齊功勛招呼李和上車,李和道,“讓老同志們上第一輛車,等一會沒事的。”
齊功勛低聲道,“咱們從這里跟考察團分開了,他們有他們的參訪地,咱們走就行了。”
李和依言上了車,車上的人上齊了,也才十五六個人,以老同志居多。
他坐在了胡援朝和吳教授的旁邊,笑著道,“感覺怎么樣?”
吳教授道,“年齡大了,肯定不如你們了。”
“我是五六年來過一趟捷克,電力工業部水力發電建設總局組織的水電技術代表團,待了一個月零幾天,乖乖,你們不知道,這里的冬季才叫漂亮。”掃雷兵張文郁在旁邊插了一句話。
捷克和斯洛伐克沒有分家之前,大家談到捷克,通常指代的就是捷克斯洛伐克。
吳教授笑問,“你的身體還不錯。”
“不錯,不錯,比你強多了。”張文郁笑著回應。
兩個老頭子聊天了,李和講不進去話,他拉著老悶男胡援朝在旁邊聊天。
胡援朝問,“你說咱們有機會見著米蘭.昆德拉嗎?”
“沒機會。”李和不禁翻了一個白眼,想不到這么一個聰明人,問了一個傻問題,“好像移居法國了。”
“恰佩克呢?”
“不認識。”李和實誠的回答道,“我只認識馬赫。”
飛行器的飛行速度常用馬赫數表示,馬赫是奧地利的物理學家,為了紀念他在超音速彈丸研究作出的貢獻,把飛行器的飛行速度v與當地音速a之比值稱為馬赫數。
胡援朝一拍腦袋,“對的,把馬赫忘記了,他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出生的。恰佩克是捷克斯洛伐克最著名的作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