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亨得利-《我的1979》
第(3/3)頁
北大街的店鋪節次鱗比,服裝、醫藥、照相館、食品百貨居多,甚至還有什么靈芝烤雞,抽紗臺布,盆景料器,至于匯東方藝術精華,鬼知道是什么東西。
扎啤,每扎6元,這也是個新詞。
“jar”是個新詞,英譯中是個新詞,中國人也在慢慢的接受。
這種扎啤一出現,便遍布京城的大街小巷。
所以中國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中國人一度以驅逐洋店、洋人、洋貨而自豪,而現在甭管去哪里,洋招牌越來越多,社會主義的土地上安營扎寨的外國企業也越來越多。
斯特法內時裝有限公司——中國和意大利合資。
美尼姆斯快餐廳——中法合資。
麥當勞——中美合資。
貝納通時裝——中日合資。
查理冰淇淋有限公司——中美合資。
中萃時裝精品店——中英美三方合資。
只有一家叫“亨得利”鐘表眼鏡商店的,這個名字挺迷惑人的,以為是外資,其實是鎮江的老字號。
過去,以買老字號為榮,老話叫“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恒”,現在呢,是以買潮流時裝為榮。
時代在變,這些老字號也在邊變,內聯升的三樓都租出去了,給了別家開了時裝商店,其它老字號或聯營、或出租,或擴大經營的品種和范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