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接送-《我的1979》
第(1/3)頁
西城這一片應該算是中小學校密集度比較高的地方之一,包括空直幼兒園,公安幼兒園,棉花胡同幼兒園,十三中,都扎堆在一片區域。
一到開學這一天,人頭攢動,堵車也是在所難免。
教室里面家長是不能進的,只能把孩子放到門口,老師拿個考勤表記好名字,就給哄進去。
李覽看看李和,又看看何老太太,始終不想進去。
李和朝口袋左摸摸又摸摸,掏出一塊巧克力,遞給李覽道,“拿著,進去吧。”
這個是李覽偷偷摸摸藏在口袋里,李和早上給強行搜出來的,這個年齡正是乳牙齲病高發的時期,是不能多吃的。
李覽最終還是被老師領進去了,在一大堆稍微大點的孩子中間站著。
“人家不能欺侮他吧。”何老太太和許多學生家長一樣扒著門縫,貓著腰、瞇著眼、想看看孩子們表現。
但是這些鬼鬼祟祟的身影,要是不知情的人看著像伺機而動的人販子。
“那得問你閨女了。”李和也透過窗戶看了一眼里面,在一群孩子里面顯得確實顯得個頭比較小,因為這里是中班。
按照按部就班的計劃,李覽這個學期應該是繼續讀小班的,可是何芳比較堅持,要求李覽升到中班去,然后秋學期可以直接讀大班,到五歲的時候就可以讀小學。
中班的孩子都比李覽大一歲或者兩歲。
在孩子教育方面,李和沒話語權,隨便何芳折騰,反正幼兒園都是玩,從小班玩到中班,也沒什么區別,雖然幼兒園也有作業,但是跨級的影響不大。
“給孩子壓力太大不好。”何老太太也同樣沒話語權,她的閨女她也說不通。
“沒事,都這么過來的。”李和覺得無所謂,如果孩子讀書沒壓力,那才叫糟糕。教育,平等的表皮下,一種制造階層分化和維持階級固化的極為精巧的隱性工具。
都在提倡所謂素質教育,學生要快樂,要從興趣出發,要減負,這些沒什么問題,可就不該鄙視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沒有任何問題,全世界任何國家想升學都要看成績。
素質教育就像共產主義烏托邦,連個標準和內涵都沒有,比起一個真正可靠的教育模式,更像是一個美好的口號。
不但何芳不屑,李和都懶得看。
這個世界對窮孩子似乎格外殘忍,只有富人才有資格說,孩子你慢慢來。
有錢有權的不需要靠教育來逆襲,讀書懶散就懶散一點,畢竟還能出國鍍金。
當然,李和有錢,可是他的還是和何芳一條心,照樣看孩子的考試成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