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落毛鳳凰-《我的1979》
第(3/3)頁
對平松、壽山這幫人她早就看不順眼了,自然是以他們的痛苦作為自己快樂的源泉。
李和見大家還是不明白,就繼續道,“這幾年國內經濟的發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還是沒有深刻體會,那我說個讓我很深刻的事情吧。大家都知道的,我是83年大學畢業的,那會呢,實行的是統包統配,就是說畢業了不瞅沒工作,只要是個人,各家單位都是搶著要,天子驕子,很驕傲,不得了。
但是呢,大概是89年社會形勢又變化了,走商品經濟,教育制度也改革了,實行的是‘不包分配、雙選就業’,大學生的畢業分配越來越反而成為了難題,即使是分配了,退回率也很高。你們看看,這才幾年時間?”
一向按照國家統一分配的局面被打破,所謂的“鐵飯碗”保不住,雖然總的形勢還是大學生供不應求,但是局部地區卻是供大于求,大城市對于人才的需求已經趨于飽和,中小城市和邊遠地區成為接收畢業生的主要場所,可是對于畢業生的要求卻是越來越高,不滿意就是直接退回。
對一些企業來說,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只管悶頭生產就行,反正有國家統購統銷,人才浪費、人才積壓,對企業領導來說無所謂。
但是經濟體制改革,進入商品經濟以后,一切向市場看起,在用人問題上不得不向經濟效益看起,對于分配過來不滿意的畢業生,當然是要回退,從哪里來回哪里去。
天子驕子變成了落毛鳳凰。
“是的,這個我的印象也很深刻。”吳淑屏在一旁感慨道,“我和于先生剛來內地的時候,想招幾個大學生都很難的,但是現在卻很容易,許多畢業生以進外資企業為榮。”
李和點點頭,“伴隨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才已開始進入市場,特別是許多優質的人才已經不滿足于現狀。如果我的預估沒錯,不需要兩三年,大學生就業會很快成為一個難題。”
往年不少大學畢業生向往機關、院校,而今觀念大變,投身于經濟主戰場已成為多數人的由衷愿望。
他這種搞導彈的都想著去賣茶葉蛋,何況性格未定的大學生,當然是一切向錢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