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差距-《我的1979》
第(1/3)頁
第二天一早,李和吃完早飯就開始參觀汽車廠,幾乎所有參觀工廠第一站,都是沖壓車間。因為,從毫無生氣的鋼板變成汽車,沖壓是第一步。
他也不例外,第一站直奔沖壓車間,大量的剪沖設備在生產運轉過程中所產生的強烈噪聲差點把他的耳膜給震掉了。
“咱們這個不是自動化沖壓生產線嗎?怎么還有這么大的噪音?”從捷克拆下來的2臺萬噸級沖壓設備曾經讓他沾沾自喜了很久,開始的開卷、中間的各環節沖壓,只需要一個人監管,可見,這條線有多么成熟。
沖壓設備是關系國計民生、國防尖端建設的重要裝備,廣泛應用于汽車、航空和家電等工業領域。尤其是在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標志性行業——汽車工業中,沖壓設備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和制約著汽車工業的發展。
但是這么大的噪音,他卻無法接受。
陳祖滔道,“70年代前蘇聯的。”
“也對。”李和大笑,這一句話懂行的都明白,毛子的東西就是這么傻大黑粗,重在實用。
陳祖滔道,“是好東西,國內汽車廠在最好的沖壓車間在大眾和五十鈴,人家也才五六千噸。”
不過隨即又搖頭道,“不過和國外比就差距大了,德國的大眾廠我去參觀過,500多臺沖壓設備規格統一,排列成線,像那種薄板特大件沖壓線,排頭是2000噸雙動沖壓床,后面單動1000噸,典型產品是轎車兩側板,從前燈到尾燈,包括兩個輪罩,兩個門框就有6米,一個動作一個產品。沖壓后用兩個鉤子從高處直接吊到焊接車間,那才叫現代化。”
至于
李和笑著道,“咱這做的也不算差,我相信后面肯定會越來越好。”
雖然他這些設備都是二手設備,型號不統一,但是數量也不少,少數也有一百多臺,能搬回來就是成就,先不說自己,光對國內來說就是貢獻。
至于像濟二這樣的汽車裝備企業還在委曲求全的偷師學藝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