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良心國企-《我的1979》
第(1/3)頁
權利越大,責任越大,這在國企中一點也沒差。
風光亮麗的背后,是無數次苦苦掙扎。
國企不同于民企或外企,國企中,再大的領導一般其上也會有更高的領導,處在下游有群眾的中間地位。
大領導開工作會議,要給國企領導布置業績任務,領導再將任務分配給下屬群眾,看似非常輕松,實屬不易。
國企幾乎沒有開除員工的機制,不管是員工責任心不足、能力不強還是考勤不達標,最壞的結果就是不予晉升,大部分情況既不會降級,也不會處分,除非出現重大責任事故否則很難遇到淘汰不合格員工的情況,這樣如果員工樂得偷懶,企業就只能養個閑人。
所以正常情況下,不求上進的員工是可以不鳥他這個廠長的!
大領導有強壓政策,群眾又有抱怨情緒,中間領導只能左右為難間承受壓力。
李和道,“那市里就沒什么計劃?”
張偉生道,“市里打算把我們漂染廠和另外幾家印染廠、棉紡廠和合并了,不過我是不看好,這樣更是不清不楚的混亂,矛盾還在那放著,去不了根。
我是向市里建議出售最好,只有出售了,這權責才能剝離清楚,劃清政策性虧損和經營性虧損的界限,該政府做的就政府做,該企業做的就企業做。李教授,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參與的想法,金鹿集團不就是做紡織的嗎?要是金鹿肯接手,政府同意的可能性很大。”
李和回國在香格里拉酒店做的演講,張偉生都是全程在場的,所以對于李和的地位和財勢,他是有一定了解的。
所以此刻看到李和,他不免有點心動,希望李和能夠接手漂染廠,說不準看在交情的份上,他還能繼續運營這個廠子。
“有時間大家一起吃個飯,可以研究研究。”李和沒有直接點頭,出于照拂對方的臉面,也沒有直接拒絕。
對他來說,國企的事情太復雜,牽扯的事情太多,他沒這個精力去扯皮。
國企的矛盾和問題不在于所有制形式,社會主義國家有國企,資本主義國家也有國企,而且活的很瀟灑,最典型的例子是法國,法國10家最大的一流企業全部是國企,如法國空客、法國國鐵、法國電力集團公司、法國天然氣集團。
其它的具有代表性的還有德國,如果從所有制形式來說,德國電信、大眾汽車、萊茵集團、德國郵政都是屬于國企,因為其大股東和重要決策方都是出自于德國聯邦政府或者州政府。
還有一個國家的國企是國內許多中國國企在爭相效仿的榜樣,那就是新加坡淡馬錫。
淡馬錫控股成立于1974年,是新加坡政府所全資擁有的幾家公司中知名度最高的,卻始終保持神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