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一步登天-《我的1979》
第(1/3)頁
“你放心吧,李先生,我一定會努力的,不會讓你失望。”一時間理不清李和的思路,金琳只能撿套路話說。
李和笑著道,“咱們是做企業的,不但要有企業抱負,也要有中國人的抱負。
你是做法務的,應該知道,
咱們國家,每年各部委、各行業協會,都會有一個國家規定的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或者暫停進口,統一歸口聯合對外、限制進口、控制進口的產品目錄,比如咱們有的產品和技術,落后其它國家,就鼓勵進口,有的產品咱們已經能做出替代產品,咱們就限制進口,這個很好理解。
早先機電部還沒分家的時候,就有這個進口目錄,我們會發現好多產品咱們都需要進口,比如以前像最簡單的,這個電視機顯象管玻殼需要的拋光磨料,全部依靠進口,耗費大量外匯,而且影響擴大再生產。
不需要進口,也就是這幾年間的事情。
所以,我對你的要求是,咱們不是簡單的求生存,還是要為國產化做貢獻。做產品研發,不但要盯著出口目錄看,還要看著進口目錄,朝著高精尖的方向走。”
金琳點點頭,“我雖然不懂技術,但是我會盡快熟悉產品方向的。”
張文郁也跟著道,“技術上或者產品上,你有什么不懂的,盡管來問我。我的建議是,像棕剛玉、碳化硅、碳化硼等,咱們在提高質量的基礎上繼續加大生產,加緊做硅片倒角機和硅片倒角砂輪、PCD車刀、磨瓦楞機輥砂輪、重負荷磨鋼錠砂輪等產品的研發。”
“謝謝張所長。”金琳笑著應下。
李和繼續道,“那些蘇聯專家,我會盡快安排回來,照顧好他們的起居生活,給他們足夠的研發條件,還要給我們自己的年輕人學習機會,人才梯隊不能斷。”
想了想他又對張文郁道,“咱們自己的研究人員,麻煩你幫著招?”
張文郁道,“那自然沒問題,為了盡快上軌道,我還能挖人。”
“不但要挖人,還要學會開人,那些混日子的老油條,能讓他們滾蛋就讓他們滾蛋,現在咱們自己說了算,就不能再養閑人。”
前幾天李和去廠子溜達了一圈,看到亂糟糟的廠子次序,本來想當場發作的,但是最后還是忍住了,他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還得慢慢來。
不知不覺中,李和已經在淄川待了好幾個月,眼看就要春節,他不得不和董浩趕緊回去。
這一趟,他認為最大的收獲倒不是在四砂,瞎貓碰上死耗子,居然撈上了藤田一筆。
有恩我砸鍋賣鐵幫你,有仇我拆房賣地干你!
他李老二向來就是這么小氣!
梅原末治回到日苯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家,也不是找銀行,而是找上國務大臣和內閣閣僚,畢竟多年的友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