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夕陽產業-《我的1979》
第(1/3)頁
李和在蕭山待了兩天之后,沒有閑著,繼續一路向南。
地大集團、金鹿集團、遠大集團旗下的控股和合資企業,只要感覺有需要,他都像巡視自己的領地一樣,會去視察一遍。
這次他不止帶著齊華,身后還帶著一大幫子從各集團、子公司抽調的財務和審計人員,不是為了查舞弊,其主要是圍繞著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政策法規的遵循及財產的安全與完整等方面展開。
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三角債!
他上輩子開個小廠做配套供應,剛起步就差點陷進了這個旋渦!
所以,此刻他不得不防,他那么多廠子,那么多的公司,要是不自查,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放心的!
他擔的起損失,可是受不住窩心!
由于市場疲軟,產成品積壓,生產中流動資金不足的矛盾很尖銳,企業、單位之間互相拖欠貨款和前清后欠的情況十分嚴重,像傳染病一樣困擾著中國經濟。
于是就有了1991年治理三角債。
1992年三角債鐵鏈終于被解開,可是前清后增,邊清邊增,時至今日,已經形成了新的三角債,三角債已是影響中國工業生產增長的兩大主要問題之一。
掛帳信用是產生三角債的溫床,因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買方市場條件下,信用交易己成為企業獲得客戶的必要手段和方式。
你不賒賬,自然有人肯賒賬。
基本上每一個像模樣的企業都有一個所謂的‘清欠辦’。
企業間的債務關系尤如一團亂麻,很難理順,只要有一個出現問題,形成骨牌效應,其它家企業也會跟著倒霉,加劇企業之間的債務糾紛甚至導致企業破產。
許多國企本來就有經營困難,再面臨懸在頭上的三角債,能保命的情況下,都是盡量安排員工下崗,這才有了之后轟轟烈烈的下崗潮。
“李先生,這是齒輪廠的吳總。”齊華帶著一個矮胖的中年人到了李和的跟前。
“你好,李先生。”吳總同李和握完手之后,徑直的坐到了李和的跟前。
“請喝茶。”李和用手示意完之后,抿了一口茶后道,“吳總,我想你應該明白我的目的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