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3、百年企業(yè)-《我的1979》
第(2/3)頁
李和拍著他肩膀道,“員工的溝通還是要做好,做小廠有小廠的好處,做大廠有大廠的難處。”
這里的本科生一抓一大把,何況這個廠主做的是外貿,對許多員工來說外語是必備技能,對于國際上的先進管理方式肯定有了解,他們不可能不曉得這個廠的問題出在哪里。
為什么不說呢?
也許大概是因為上下級的溝通不流暢。
他理解李愛軍,受限于文化水平,許多東西對李愛軍來說都是抽象難懂,很難透徹地理解,雖然有他的資金支持,可是做這么大,說不定暗地里都不知道吃了多少虧,受了多少委屈!
全是靠著一股毅力和拼命的架勢!
“廠子里萬把人,而且都是年輕人,要是沒點服從性,我就不好管理。”李愛軍終于說了實話。
李和笑著道,“你把部隊那一套用在廠子里我不反對,畢竟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但是呢,有一點你要注意,你那個墻上的規(guī)章制度我也看了,遲到罰款,早退罰款,良品率不達標也罰款。
什么都和錢掛上鉤了。
企業(yè)的規(guī)矩多了,有時候卻是能把活人給憋死,這樣就失去了靈活性和規(guī)范性。
有一個美國佬叫泰勒在管理上很有見解,他總結出一套精細化管理的方案,在美國施行的不好,在日苯卻是發(fā)揚光大,這是個好東西,你要么找書看看,要么問問你下面的人,總歸是了解多少算多少,因為別想著做什么百年企業(yè),咱都是人別想著做神,是人咱做點人事。”
拿美國來說,一個世紀以來,不同時代的頂級公司,因為經(jīng)歷了大量的商業(yè)模式變化或被競爭對手收購,排名前十的巨頭們基本上都以關門、停業(yè)、并購、轉讓收場。
所以從全球范圍看,不管怎么樣吹噓日苯企業(yè)的工匠精神,韓國的企業(yè)壽命多少年,美國的企業(yè)多么的創(chuàng)新,真正分析下來,發(fā)現(xiàn)沒有幾家是真正的一脈相承的企業(yè)。
大魚吃小魚,優(yōu)勝劣汰,是商業(yè)社會的規(guī)則。
真正的百年老店只有一個通用。
在這方面,李和想的很開,從來沒有夢想過做什么百年企業(yè),根本就不現(xiàn)實。
他的夢想很簡單,在他合眼之前沒破產就阿彌陀佛了,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