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最好的時代-《我的1979》
第(1/3)頁
“大家喜歡稱呼Internet叫因特網,但是我更喜歡稱之為互聯網,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搭建了一條無形的交流平臺。
以二進制代碼的形式,互動溝通任何有價值或無價值的信息。相當于擴展了人類信息交流的平臺和范圍。
正對我們來說,互聯網到底意味著什么?
現在的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互聯網是一種思維,有人認為互聯網是一種技術。
但是我認為,互聯網不僅僅是一種思維或技術,它更是一個全新的時代。
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了它的存在,互聯網時代都在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改變人與人的交往方式,改變人的價值創造方式。
可以說,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無可阻擋....”
在這種場合下,李和是用英語說的,有時候他得照顧絕對大多數人。
這里有近三十人,有沈道如、潘友林這樣的集團首腦,更有不少人旗下集團公司的主席,比如光一個遠大投資集團,旗下就有五家集團公司,他們中間有一大半的人是第一次見李和。
而李和也是第一次見到他們。
“互聯網的能力是無窮的,有了互聯網,未來人們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
在設計、建筑等各個領域,這些信息和技術可以幫助人們的工作,互聯網在未來還會有進一步的發展,不僅實現全天24小時的覆蓋,而且使用成本也會越來越低。
信息技術會給我們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幫助和支持。現在很多公司想成為全球性的大企業,他們就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以在信息時代的大潮中站住腳...”
李和說的滔滔不絕,周圍的人也聽得很認真。
“我們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企業搭乘互聯網快車才會跟得上時代步伐。
如果在將來的二三十年,我們沒有去把握互聯網,把握未來的時代,把握市場的變革,該死的就應該讓它死,這些企業不死,將來的大企業死的還會多....”
李和這一次沒有耍嘴皮子,說的很是真誠。
“李先生,互聯網的具體應用,可以說一說嗎?”問話的是孫軟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