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6、分歧-《我的1979》
第(2/3)頁
眼看婚期要到跟前,李兆輝老倆口慌里慌張的要往老家趕,李和給買了一些東西,又親自送上了火車。
從火車站回來,李和去了一趟公司,無風無雪,有點陰冷,但是太陽正好,把人整的懶洋洋的,所以即使是在冬季,大街上依然熙熙攘攘,沒人愿意辜負這好天氣。
憑著他在京城混兩輩子的經驗,他練就一個本領,就是他的一對招子可以在人頭攢動中分得清本地人和外地人。
外地人大多匆忙,急急慌慌,這兩年,外地人進京不像以前需要開村、鄉、縣三級證明,所以人越來越多,搞科研的浦江人多,當領導的南方人多,開飯館的川粵人多,這些年蓋了多少樓?
修了多少路和橋?
建筑工地絕大多數是外來的。
各大商場租出去的柜臺,農貿市場、服裝市場、維修裝飾、飲食雜貨的攤主們,絕大多數也是外地人,連掃大街和下井挖煤的礦工也是外地人……
至于本地人,閑人多,哪個城市都有下崗待業人員,可沒有皇城根底下的閑人多,能有一口飯吃,絕對不掙命。
七朝古都,原本就是一座典型的消費性城市,提籠架鳥,斗雞遛狗,坐茶館,打茶圍,承祖蔭,吃皇糧,當甩手掌柜是傳統,現下社會變革,倒是沒有了這些娛樂活動,可還有其它的。
閑呢,人家有閑的底氣,下崗待業的,有生活費發放,這叫吃皇糧賦閑。
早先做生意早的倒爺、生意人,發了大財,洗手上岸,享受人生,這叫悠閑。
還有就是家里有房子的,每個月都有租金收入,不愁餓死的,這叫安閑。
總之,大部分人哪怕是閑,也是活的既滋潤又快活,普通人羨慕不來。
“李先生。”看到李和,齊華差點激動的眼淚都出來了。
作為李和的秘書,他有一個月都沒見到老板了!
這簡直是太不像話了,要不是偶爾李和還能給他一兩個電話,他都差點以為自己要失業了!
“最近沒什么是吧?”李和老板椅子上一趟,腿翹在桌上接過了齊華端過來的茶。
“沒有,只有章舒林來找過你一次?!饼R華老老實實的道。
“怎么沒和我說?”李和直勾勾的看著齊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