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口哨惹的禍-《我的1979》
第(2/3)頁
回來的路上,還順道救了桑永波的閨女桑春玲。
“哎,你們撿著田埂走。”眼見自家地里的麥苗被人給踩踏了,自然有人發(fā)出不滿。
李莊之所以被稱呼為李莊,就是因為姓李的多,此刻上喜墳的,除了外姓和外姓的媳婦沒過來,能來的都來了,稀稀拉拉的隊伍足有一里地。
老李家是本地土著,五代人都葬于此,墳地原本是分散在淮河兩岸的,后面因為修河提需要動遷,李福成和另外幾個堂叔伯兄弟一商量,干脆重新啟出來,把骨頭撿撿,在無人管理的亂葬崗上刨土挖坑,合在了一處,哪知無心插柳柳成蔭,成了大家嘴里所謂的風(fēng)水寶地。
李兆坤對李闊小倆口指著堆的墳頭道,“那是你太爺,那是你堂太爺,那個是你祖太爺,那個祖太奶奶....”
墳頭很簡單,無非就是一連串的小土包,上面長著一些椿樹和桑樹,要是不注意看,根本就不能知道這是個墳頭。
在場的人除了李兆坤和李福成堂兄弟幾個,再無外人其它人能在這十幾個墳頭里面分出誰跟誰了,就是李兆明和李兆輝兄弟倆都不行。
“知道了。”李闊哪怕已經(jīng)睜大眼睛努力聽,可是照樣分辨不清,只能硬著頭皮點點頭,已經(jīng)打定注意,李兆坤讓他磕哪個他就磕哪個!
“那個是你太爺,多放。”李兆坤在旁邊對李隆道,“后面是祖太奶奶,其他都稍微放一點。”
這里墳頭多,可是放紙錢不能搞大鍋飯,平均主義,要親疏有別,他親爺,也就是李福成的親老子,墳頭自然要多放紙錢,至于其他家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命薄,死得早,”李福成此刻突然有所感,他八歲沒了老子,接著老娘改嫁,雖然還沒到流離失所的地步,可是一輩子也是苦不堪言,“都沒福氣啊。”
這說的既是他老子,也是他自己。
他那么小,沒了老子,自然可憐,沒有福氣。
他老子短命,沒看到后面的變化,沒有享過福,當然談不上什么福氣。
“過去了就過去了。”李兆坤雖然不耐煩李福成說這些,可又不好擺臉上,紙錢起火后,他指揮李隆道,“草撥拉撥拉,炮仗放上。”
和燒紙錢不同,鞭炮繞著整片墳地包了一圈,并沒有單獨放置在哪個墳包上,這一溜的墳頭都是李家的,鞭炮齊鳴,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鞭炮放完,李兆坤在墳頭撒了一把果子,見李闊倆口子還在那發(fā)呆,就催促道,“磕頭,三個。”
李闊慌忙把準備好的被單鋪在地上,倆口子在被單上扎扎實實的磕了三個頭,這邊墳頭磕好,又把被單挪到了另外的墳頭,接連五個墳頭,都是他的直系長輩。
所有的做完,李兆坤才招呼大家走人。
冷風(fēng)掛起來,小雪慢慢的從天空落下來。
這個春節(jié),老四和老五都沒有回來,王玉蘭悶悶不樂,他對李和道,“你也不管管她們!”
“有時間我就打個電話。”李和苦笑不得,管教閨女,不是你做老娘的責(zé)任嗎?但是他又不得,他老娘現(xiàn)在慢慢的已經(jīng)對他形成了依賴,他不曉得是該高興還是該苦惱。
年三十的最后一個集市這邊農(nóng)村習(xí)慣把這天叫做“光蛋集”,具體意思沒人明白,也許指代的是只有窮光蛋在在這一天趕集,也許指的是集市的東西早就讓人搶光了,反正就是這么稱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