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吹牛的毛病-《我的1979》
第(2/3)頁
哎,我自己倒是無所謂,就是希望咱們國內什么時候才能有人拿個諾貝爾獎。”
“咱們大學本科畢業的時候,中國的第一批博士也才剛畢業,再說,現在能拿諾獎的,哪個不是持續的不計成本的砸錢砸出來的?”李和無奈的道,“咱們國內,現在還在說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呢,說句不好聽的,估計要過個幾年,在某個領域才敢說‘領先’?!?
“這倒是實話,基礎科學研究往往需要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不坐上十年八年的冷板凳,根本不用想,看看諾獎得主的年齡就知道了?!标惔T見李怡不動筷子,“大侄女,吃一點,不用客氣。以前呢,平均起步年齡是59歲,但是現在看來,隨著科學迅猛發展、研究領域日益細分的背景下,科學類諾獎得主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
就拿去年的諾獎得主來說,貝爾實驗室的博伊爾拿獎的時候已經是85歲了,還有同樣是華裔的高琨,拿諾獎的時候已經是76歲。
咱們呢,真正建立科研體系,也才沒多少年?!?
“你不說,我還真沒發現。”李和有做嘴炮的天分,一談到這個話題,居然不愿意按下,“還有一點,改革開放的前幾十年的成果也有很多,但是幾乎不發文章文章到國外,咱們的科學家,國外也基本很難了解?!?
“我是前年回國參加了那個長江學者計劃,這些年國內的變化真的很大,科研所我參觀了很多,”陳碩感嘆道,“量子信息學、暗物質、超導、人工智能等方面成果突出,所以,我現在每當回想你以前講的話,才真正的佩服你,你說的,我們沒有理由發展不起來??!”
“有回國的打算沒有?”李和突然問。
“回不去了?!标惔T苦澀的搖搖頭,“二十多年前不回去,是因為我覺得這里是天堂,在尋求美國夢,現在我不回去是因為回不去了,我家以前是在浦江的老弄堂里,像斯文里、尚賢坊、步高里、四明別墅……
以前閉著眼睛都能走,熟的不能再熟悉,騎個單車,最喜歡竄大街小巷,現在拆的拆,改造的改造,鄰居跑光了,親戚們常年不聯系,也生疏的很,回去干嘛?
再說,孩子們都是在美國長大的,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圈子朋友,也是拖家帶口,肯定也沒法跟我們一起回去,何況,他們是一句中文都不會,也就我家那丫頭,因為工作原因,在香港待了幾年,會一點粵語?!?
“理解?!崩詈团e杯。
這頓飯一直吃到下午二點鐘左右,何芳借著上衛生間的機會把單給買了。
“這是干嘛?!标惔T很生氣。
“老同學,咱們現在誰還在乎這千把塊錢啊。”何芳笑著道,“順手的事情。”
兩家人從飯店出來告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