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給瞎子看-《我的1979》
第(1/3)頁
“疫苗都打齊全了嗎?”潘應問那個賣狗的中年人。
“這是疫苗證書,”中年人慌忙從隨身的包里拿出來一摞紙,“等一歲的時候,做個全驅蟲,再打一次就最好了,這里還有血統證書,你查查.....”
“血統不血統的不所謂,喜歡就行。”潘應只接過來了疫苗聯,像他這種家庭出身的人,最討厭的就是別人拿血統說事。
他們老潘家泥腿子出身,五代貧農,也就是在他父親這一輩才發跡而已。能有什么血統?
“對,喜歡就好。”對于這個本家的侄女,潘松是打心眼里喜歡。他同樣不追求什么血統,只是發家之后,出于暴發戶的心理,追求格調,只買貴的,不選對的?。
但是,時間長了之后,他才意識到一件事情,人的生活品味隨著他的成長一旦形成之后,一般不再會發生大的改變,即使有意識的訓練與熏陶,也沒什么卵用。
其實,有時候自我心理安慰:他好歹是在城里長大的,相較于李老二和劉老四、潘廣才、徐國華這幫人其舉止和品味簡直是‘普通人’的本色,他簡直就是貴族典范!
偶爾還會沾沾自喜。
但是,隨著社會改革浪潮的推進,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才發現,他侮辱了‘普通人’這個詞。
因為普通人都在努力扮演他們想象中的上層人的生活,住什么樣的房子,開什么樣的車,穿什么樣的衣服,用什么樣的手機,甚至吃喝上都是在追求所謂的品味,時尚明星,社會名流,屁大一點事,都能津津樂道一整天。
而他們這幫真正的有錢人,卻吝嗇和小氣的令人發指,家庭支出與收入比例可謂是非常之低,遠遠達不到普通人的水平。
后來,李老二給了他一句話:沒有人富到可以贖回自己的過去。
他才釋然,之后,徹底我行我素了,脫下了西裝領帶,怎么舒服怎么穿了。
“那我就抱回家了....”何舟喜歡歸喜歡,可是他在考慮的是能不能負擔的起狗糧開銷,哪怕是窮養,每個月也要千把塊,他立馬決定帶回家交給老娘處理。
他家也是有養狗的,他姥爺喜歡,家里有兩條土狗,好養的很,人吃什么,它們吃什么,沒有寵物犬這么難伺候,經濟能力要是差點,簡直是狗吃什么,人吃什么。
下午午睡的午睡,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這么熱的天,沒有一個人愿意出去找不自在。
“我告訴你們啊,買什么東西,先跟我說,我這邊能弄到打折,”潘松老婆向李柯和潘應等人灌輸省錢的訣竅,“比如別人打9折,我就給弄到8折,這錢不就是這么省下來的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