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東南的任務-《朕就是萬歷帝》
第(2/3)頁
王一鶚就不同,他更加剛烈。
帶著內閣辭職之事,說得到,也真做得到。
“現在只剩下工商稅和專賣稅,內閣愿意跟地方分配。
目前得出的方案是工商稅里,商品增值稅,內閣占八成,地方占兩成;經營稅,內閣占六成,地方占四成。
專賣稅,鹽稅內閣占六成,地方占四成;糖酒茶稅內閣占七成,地方占三成;煙草稅,內閣占九成,地方分一成.”
地方大員面面相覷,其它的都好說,煙草稅為什么只給我們分一成啊!
那可是大頭啊!專賣稅里,鹽糖酒茶稅加在一起都抵不上煙草稅。
這么肥的稅種,居然只給我們分一成,打發叫花子啊!
看著地方大員的眼神,朱翊鈞知道他們心里忿忿不平,換做自己肯定也如此。
他繼續說。
“這是內閣初步擬定的方案,朕也知道,你們肯定不滿意。
沒關系,朕這次南下,除了巡視,也是來當和事佬。內閣有內閣的訴求,地方有地方的苦衷,朕站在中間,幫你們調解折中。
都是朕的子民,你們應該能相信朕吧。”
眾臣連忙應道:“臣等絕對相信皇上,定能秉公持中。”
我們能說什么?
“現在我們君臣坐在一起,說說你們的訴求,朕就在這里,親耳聽聽,看看你們的訴求合不合理。
如果合理,朕一定會堅決支持你們。
卓吾公,你先來說。”
朱翊鈞先對李贄客氣地說。
李贄此前是南京大學校長,一手把南京國子監建設成大明第三所新型大學,新學的堡壘。
現在被補進資政學士,遷任應天府尹。
但是朝野上下都知道,卓吾公是新學大宗師,他只是一位大思想家,在治政方面并不是行家。
皇上遷任他為應天府尹,只是坐鎮在南京,好讓新學在文華鼎盛的江南繼續推行。
具體的政務,由少尹處置就好。
應天府只有南京江寧上元兩縣,江南的句容、溧水,江北的江浦、六合,合計六縣。面積比順天府小得很多,人口也少一半。
事少位重。
李贄也清楚自己的定位,捋著胡須笑著答:“皇上,臣建議還是讓鳳鳴先說吧。
江蘇是東南翹首,每年賦稅在大明舉足輕重。”
朱翊鈞轉頭對楊令德說:“好,鳳鳴你先說。”
“皇上,諸位同僚,正月資政局全體會議上,皇上提出全國治政優化改革要抓大放小。
什么叫抓大放小,皇上在會議上也解釋得很清楚。
總的方略由皇上提出,在資政局和朝議局充分討論制定。
然后大的方略由內閣和少府監來實施,再次一點的方略由布政司執行,重點在于建立區域經濟產業。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布政司需要改變職責。國朝太祖皇帝定制,布政司的職責是朝廷有德澤、禁令、承流宣播,下達于有司。
承上傳下。
更多的是傳達執行,以及上稟下情。
現在不同,在執行資政局和內閣的經濟建設以及其它政令外,還需要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制定工農商振興計劃,完成本區域內的經濟產業建設”
朱翊鈞連連點頭。
楊令德理解得非常不錯。
在自己的設計中,省一級的布政司確實要承擔本省的經濟建設決策。
現在經過十年的萬歷新政,大明的工業革命已經火燒燎原,工商農蓬勃向上,堅實的基礎已經打得非常扎實。
現在進入新的建設階段,就要“精細作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