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朕就是萬歷帝》
第(3/3)頁
四方城位于大金門北,真正名字為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樓,建于明永樂十一年,為磚石砌筑,平面呈正方形,四壁各有一個寬五米的拱形門洞,故俗稱“四方城”。
內置成祖為太祖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通高八點九米,其中碑額及碑身高六點七米,龜跌高二點零八米。
碑文有兩千七百四十六個正楷字,為成祖所撰,歷述太祖一生功德。
朱翊鈞帶頭瞻仰了一番。
朱軒妮帶著弟弟妹妹,站在碑前,搖頭晃腦地朗誦了碑文一遍。
清脆童稚的聲音在層巒迭嶂、青蔥疊翠上回蕩,更顯云氣蓊郁,林樹深秀。
過御橋,走石象路,沿途依次排列六種石獸,全部是整塊巨石采用圓雕技法刻成,線條流暢圓潤,氣魄宏大。
走到頭是一對高達六點五二米的白石雕成的云龍紋望柱,也就是常說的華表。
過望柱就是翁仲路。
全長二百五十米。共八個翁仲,分成四組,相對而立,高達四米,身軀魁梧。
兩對身披甲胄、尹執金盾的武將,另兩對為頭戴朝冠,手捧朝笏的文臣。
栩栩如生,厚重樸實。
朱翊鈞點點頭:“石馬嘶風翁仲立,猶疑子夜點朝班。果真如此!”
這里以前做資深公務員時來過,跟著單位組團來的,有位黑黑胖胖的導游帶團。他知識淵博,各種典故信口就來。
這句詩就是他在在翁仲路說的,讓朱翊鈞印象深刻。
接著進欞星門,過金水橋來到文武方門。
文武方門為孝陵之正門,三大二小五道。
大門內為中門,中門里有神帛爐,左右有廡,中門進去右邊是屠宰祭奠牲畜的宰牲亭,左邊是君臣祭奠時更衣的具服殿。
朱翊鈞一行人在具服殿換上祭服,肅穆進入享殿。
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檐廡殿頂,規模宏大。
殿內掛著太祖皇帝與孝慈高皇后的畫像。
朱翊鈞帶著宋貴妃和皇子皇女在殿內,徐貞明帶著臣子們在殿外,獻祭牲供品,行五拜三叩首大禮。
而后朱翊鈞帶著宋貴妃、皇子皇女,前行到寶頂方城前,對著太祖皇帝和高皇后的陵墓寶頂,行家禮祭祀。
孝陵祭祖完畢,朱翊鈞完成南巡重要的一件大事。
隨后巡視南京大學、南京博物院、南京圖書館,然后正式下詔,把南京皇城捐獻出來,用于擴建這三處,皇宮部分就作為博物館。
不過在此之前,南京皇城需要進行大規模改建,供排水、防火、加固、翻新.估計需要再等個一兩年才能民用。
屆時,大明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文物,將會有很大一部分珍藏在這里。
大明率先發起工業革命,推行自由貿易,世界將會風起云涌,很多地方會動蕩不安,為了這些人類文明的隗寶不至于在戰亂中被毀掉,還是收藏在安寧富強的大明比較好。
等到世界太平,天下大同,那些地方的人民,可以到大明的博物館來參觀他們文化的代表。
門票可以打折!
四天后,朱翊鈞一行坐上火車,先來到鎮江和常州,分別巡視兩天。
又來到蘇州,巡視了三天,然后直奔滬州上海站。
在昆山站,專列停了十分鐘,張四維悄無聲息地下車,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