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江輪向西-《朕就是萬歷帝》
第(2/3)頁
直到嘉靖四十一年,被還是裕王世子的皇上,借著天時地利人和,斷然下手,先除嚴世蕃,而后權勢顯赫的嚴黨在兩三年間轟然倒塌。
世人以為皇上會慫恿世宗皇帝乘勝追擊,不想皇上卻暗地里與嚴嵩達成協議,以嚴黨余力幫助皇上拿到東南兵權和財權,皇上保嚴嵩一家除嚴世蕃以外的家人平安。
這三個名字,曾經是朝堂上的忌諱。
李贄生性耿直,借著皇上感嘆之意,順口提到了楊慎。
皇上不僅贊許了一句,也順著話頭把夏言和嚴嵩也帶了出來,說明嘉靖年間的舊賬,全部一筆勾銷。
現在萬歷新朝新氣象,不再揪舊帳。
同時皇上這樣一番話,也透出一個信息。
陳理舊儒的保守勢力,已經被剪草除根得七七八八,。
從嘉靖四十三年開始,以龍華書院、象山書院為代表的新學教育,推行已經十六年,不少新學才子已經成為朝堂棟梁之才,有分庭抗爭之力。
從小接受新學教育,思維方式與舊學截然不同的青年們,已經開始大學畢業,成為建設大明的主力軍和骨干。
天下讀書人也都知道,只有學新學才能在仕途和錢途上大有作為。
四書五經便壓縮為《國文》教材的一部分
陳理舊儒再無翻身之力。
皇上都動手收拾起少府監一系的敗類
因此,皇上的這番話也說明,他和朝廷對陳理舊儒的“敲打”到此為止,那些遺老們愿意緊跟新時代的,可以發揮余熱。
要是繼續追憶過往輝煌,就等著老死,最后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眾人心思各異,朱翊鈞繼續說。
“所以說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之一,是華夏文明的搖籃之一,也成了我們的圖騰之一。
它帶給我們豐收,也帶給我們災難。帶給我們洪水,也帶給我們便利。從古到今,長江水運讓這片土地蓬勃生機。
現在蒸汽機輪船出來了,可以滿載貨物逆江而行。三峽險灘惡礁被殷養實(殷正茂)炸開,瓶頸咽喉被打通。
輪船可以從上海直抵宜賓,航運之盛,曠古未有。
但是也帶來一個大問題。它成了阻礙南北的天塹。
京漢原本是京廣線,被長江隔成了京漢線和武廣線。津浦線原本是京滬線,也被長江隔成了津浦和滬寧線”
朱翊鈞最清楚不過,大明在濟南和鄭州修建的兩座黃河大橋,所用的技術都是另一個世界清末時修建原本的津浦和京漢線時的技術,屬于十九世紀末先進的橋梁建筑技術。
在當前更是屬于世界領先技術。
用來對付北方的河流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在南方的大江大河面前,就完全不夠看。
長江、錢塘江、珠江,就連漢江都只敢在中上游修一座鐵路橋。
想要在長江上架設鐵路橋,把南北的鐵路連在一線,還得再沉淀個二三十年。
閑聊了幾句,朱翊鈞又說起正事。
“新財稅改革,行政分權到省,以及眾議局建設,一并推行。
朕的意思是沿著鐵路推行。東南三省一京一州試行后,好好總結一番,然后灤州、河北、遼西、遼東、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開始第二輪試行”
徐貞明等重臣對視一眼,皇上還是一如既往的深謀遠慮。
放權的省份都是通鐵路的地方,通了鐵路也意味著通了有線電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