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一二二章最難受的就是等待 對目前這個結(jié)果,云瑯總體上來說還是滿意的。 自從生下來,他就沒有得到過太好的東西。 任何他想要的東西都必須經(jīng)過一番痛苦的磨礪之后才能獲得,當然,也有一些即便是努力了也什么也沒有落下。 人生不能有太高的期望。 這是云瑯五歲的時候想要一塊一噸重的糖塊的愿望沒有實現(xiàn)之后,他就有了這個覺悟。 十七歲的時代他經(jīng)歷過,如今正準備在過第二遍,他把來到大漢國的那一天當做了生日,所以,他的十七歲生涯還沒有到來,還差九個月。 所以說,他是一個十六歲的父親。 十六歲的父親在大漢不稀奇,一點都不稀奇,堪稱比比皆是,這個年紀的男子,早就成一家之主了。 清晨的時候,驪山的云霧沒有飄下山,主要是因為天空陰沉沉的,眼看著初冬的雪就要落下來了,云瑯很擔心,這場將要到來的大雪會耽誤他看到孩子。 云瑯渴望見到自己的孩子,這個孩子是他生命中第一個至親,沒人能體會他此時的心情。 荒原上的小路上倒是人來人往的,一隊隊背著煤石的富貴鎮(zhèn)百姓背著沉重的背簍在艱難的跋涉。 兩條寬寬的麻布帶子勒在肩膀上,一條更加寬大的帶子掛在前額,這樣做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更把全身的力氣用在抵抗重力上。 背簍底下還有一根丁字杖,等到疲憊的時候,就能將背簍杵在丁字杖上稍作歇息。 有經(jīng)驗的背煤人每天都走固定的距離就立刻休息,他們將漫長的道路分成數(shù)份,甚至將每一份道路能賺到的錢都計算的很清楚,唯有如此,才能面對背煤這樣的苦役,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堅持下去。 云家每年都是最大的用煤大戶,阿嬌家也是,李敢家就差了一些,不過,李敢老婆還是學云家的樣子盡量的儲存了很多的煤。 看著在荒野里跋涉的背煤人,云瑯覺得阿嬌就做對了一件事,她不允許別人用馬車拉煤,她早就有禁令在先,不接受任何除人力背煤之外的運煤方式。 這聽起來有些反人類,然而,對于那些剛剛從荒野里進入富貴鎮(zhèn)變成平民的野人來說意義重大。 背煤,可能是他們唯一能找到并且能夠長期維系的一種謀生本事。 第(1/3)頁